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很实用).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 (2)结构示意图? 2、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注意:完成反射的基本条件是:完整的 反射弧和适宜强度的刺激 4、判断传入神经的方法 (1)有神经节的一般为传入神经 (2)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前角粗大,后角狭细) (3)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为单向的 (轴突到胞体/树突) 图示? 二、兴奋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④传导与恢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注意:离体实验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内。 3、常见的突触类型 (1)轴突-胞体型 (2)轴突-树突型 4、传递过程 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刺激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释放神经递质(胞吐)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1)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传递特点:单向性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 * 第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1 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细胞核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神经纤维 轴突末梢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细胞) (1)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应答。 (2)反射类型: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望梅止渴 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反 射 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如皮肤,内脏器官。 一般位于脊髓、脑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发生应答反应。 3、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 射 弧 的 结 构 膝跳反射 ①如果某人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膝跳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呢? 问题 ②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 3、传导过程: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方式: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叫神经冲动。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 ②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静息电位电荷分布:原因: 动作电位电荷分布: 原因; ③局部电流产生 膜外: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膜内: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方向 膜外: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 恢复:后方又恢复静息电位 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双向性,即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 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触 1、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膜) 突触间隙(内含组织液)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1)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结构。 (3)神经递质分为 :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4)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与神经递质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2、附属结构: (3)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胞吐 体现了生物膜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4)神经递质的去向: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分解,迅速停止作用。 突触小泡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等维持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