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11级社会学 孟夏
安全驾驶与风险防范
SAFE DRIVING RISK PREVENT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本茨发明了全球第一辆汽车,十年之后的1896年5月30日,在纽约发生了全球第一例汽车伤人事故(一位骑自行车的人被汽车撞伤);同年8月17日,在伦敦发生了全球第一例亡人事故:一位行人被汽车撞死。迄今为止,全球约有超过5000万人死于车祸,相当于两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平均每天死亡3200多人,相当于10架大型喷气式飞机坠毁。折算起来,全球每25秒钟有1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而每1秒钟就有1人受伤。
车祸是残酷无情的,世界上的一些名流,如戴安娜王妃等都惨死在飞旋的车轮下。因此车辆交通事故被成为“永不休止的战争”,汽车被称为“飞驶的凶器”。早在1990年,交通事故就已经成为夺去人类生命的第九大“杀手”,有关人士称如果不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到2020年,它将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
在我国,驾驶事故更是重大问题和严峻挑战。车辆事故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问题之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世界的5%左右,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6%,“排名” 世界第一。虽然在绝对数量上,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确居世界之首,但这一数据的存在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与我国汽车的质量差、老化、人为改装以及平均安全系数低等复杂因素相关,还与我国复杂的地质气候特征(多山、多雨雪、多雾)以及我国的道路交通的负荷大、质量差有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客运、货运的压力非常大,通常是人满为患,乃至于超载也属于司空见惯之事。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只要是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其死亡率就非常的高。在中国,客运、货运生产经营性车辆肇事比例高、死亡率高。
驾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了现代化的便利,也逼迫人类面对一个又一个不可知的风险深渊。纵观历史上的各种驾驶安全事故,驾驶风险发生的导火线层出不穷,能够发现有十大原因最易引发交通事故:①车辆出发前未做安全检查;②超速、开快车;③长途、长时间开车,精神体力不佳;④酒后开车;⑤随意超车、乱换车道、蛇行;⑥在高速公路行使路肩;⑦未保持安全距离;⑧注意力分散,驾驶中与人谈笑,打电话,或者做其它事情等;⑨闯红灯、闯平交道;⑩转弯时未减速慢行。因此,分门别类的总结起来,可以把事故多发的原因归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天气、道路状况、速度、注意力不集中、健康状况如疲劳、药品/酒精、经验不足、车辆状况、情绪态度、驾驶员思维方式与行车习惯。其中驾驶员的行车思维习惯尤其值得关注。在面对一些紧急情况下,驾驶员长期形成的驾驶惯习往往是其本能反应的内在引线。有这样一个驾驶事故发生在某市刚进市区的一段路上,当时是中午12时左右,路面空旷无人,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张某从市外向市内,以每小时80公里的车速行进,结果在进入市区后的半公里处骑入丢失井盖的下水井口上,摔成终身残疾。据张某事后陈述,当时他觉得道路平坦且空旷无人,路面形态一样,因而便丧失了警惕,根本没有注意观察。所以说,关系到驾驶员综合素质的如对情况已知和未知的理解、动态思维法,主次矛盾选择法、理智控制法和差异思维法等思维方式构成了驾驶员一些个性化驾驶方法的基础,而每个人不同的驾驶方法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事故影响。
甚至概念理解差异的存在,发生在我们的驾驶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为,对于概念认识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和化解。拿“安全”这个概念来讲,遇到具体情况时,每位驾驶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比如,行车中遇到相同情况时,有些人认为安全,有些人却认为不安全。如果说认为不安全的理解是正确的,并且及时地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那么,认为安全的人就可能由于无防范、无措施而造成事故。因此,用科学的理解统一我们对交通环境中所遇概念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驾驶中盲区的存在是避免不了的。从盲区的瞬间变迁到障碍物的隐现,都必须用辩证法的观点才能领会其真正含义。试想一下,在没有交通指挥的路口,你与左右两侧的车辆穿插通过时,或在左右两侧的车辆停车给你让路时,你能看见两侧车辆的背侧是否有摩托车或其他小型车辆正在超越它通过路口吗?如果用直观的方法看问题,这些都没有必要纳入考虑的范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存在盲区问题。也正是由于许多驾驶员用这种直观的方法看问题,结果引发了许多恶性事故。科学地讲,对盲区的认识,除了直观形式外还应具备以下两种分辨方法:一是要考虑大中有小和物外有物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在行驶中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大客车,就不能因为对大客车的一目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写字表字帖1.pdf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pdf VIP
- 新湘文艺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第二单元第七节《歌唱的艺术处理——菩提树》说课稿.doc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四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以上完整+答案+解析.doc VIP
- 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5 Lesson3 公开课课件.pptx
- 小学开学收心家长会PPT课件.pptx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VIP
- 湘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呵护呼吸系统健康.ppt VIP
- ADuM1200-1201中文资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