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失衡成.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贸易失衡成

中国贸易失衡成因   1中国贸易平衡状况的历史演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贸易逆差向持续顺差转变的一个过程,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自1978—2012年进出口差额数据,利用Excel制作出条形图和线形图,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为进出口差额。如图:大致可以把我国贸易状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978年—1989年,此时的中国经济刚处于起步阶段,贸易逆差为主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12年中有10年处于逆差状态,累计逆差46840百万美元,年均逆差3900百万美元。   1990年—1994年,贸易顺差逐步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逐步增加,在这个阶段,除1993年出现12220百万美元的逆差外,均为贸易顺差,累计顺差14380百万美元,年均顺差2876百万美元。   1995年—2006年,贸易顺差高速增长阶段。   该阶段,贸易顺差持续增长,1995年—2006年的12年间累计顺差高达495900百万美元,年均顺差41325百万美元。显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巨额的出口贸易顺差,大大的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7年—2009年,贸易顺差缓冲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我国处于贸易顺差的环境中,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差额在2011年相对有所下滑。在这三年里累计顺差达到758145百万美元,年均顺差252718百万美元。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国的累计顺差以及年均顺差仍在增长。   2010年以来,贸易顺差继续高额增长。   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我国贸易顺差继续快速整张。在2011年—2012年,贸易顺差额达到了%的增幅。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35年来贸易平衡状况,我国贸易顺差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情况,每年的贸易顺差增幅大致为向上增长的趋势,这也表明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的加大。   2中国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逆差到顺差。并且从1995年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贸易失衡的原因。   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从我国的贸易产品上来看,我国主要出口钢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主要以农产品﹑高科技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我国的这种贸易格局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个经济活动组织从事生产活动时的各种投入。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该国最丰富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该国最稀缺资源的产品。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且廉价,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欧盟核心成员国和美国均属发达国家,人口相对稀少,但是资本和技术相对丰裕。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锅炉零件﹑光盘驱动器等技术含量较低的机电产品和玩具鞋靴﹑服装等生活消费品,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航空器﹑光学仪器﹑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级晶体管等高技术产品。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样一个例子来分析这样一点,美国苹果手机零部件的生产大都设置在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和印度,因为相比较来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很丰富,而且付给工人的工资相对也较低,所以发达国家将工厂设在发展中国家以获取利润。显然,中美﹑中欧贸易的商品结构符合国际分工及资源禀赋理论,各自在相对资源比较丰富的产业上形成顺差。   国际产业转移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占到GDP70%以上,使其制造业加速向劳动力市场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世界经济出现“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格局。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概况,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呈现出一下几个特点:把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以传统机械技术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将一些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转移到经济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例如:石油﹑化工等。这也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较重的现象;当代最发达的国家,将一些高科技产品生产的下游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例如电子产品的组装业,富士康就是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发达国家之间形成联盟,为了提高高科技技术水平和扩大国际贸易的需要,将相对较弱的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比较优势,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合作。国际产业的转移潮流下,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在国际分工占比较优势的主要在于低附加值得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投资建厂的多为出口导向型的中小跨国公司,主要投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的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