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本科实教学状态思索 .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学本科实教学状态思索

中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状态思索   近年来,许多人开始关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学者们针对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然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观。笔者在此不打算评析各种建议的得失,只想考察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原因。假如我们未能确知实践教学形式化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那么,纵然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能只改变实践教学的细枝末节,而无法使其整体面目发生实质性变化。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初步考察,剖析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行探讨。   一、形式化的实践教学   目前,教育部发布了若干指导实践教学的文件,高校据此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从实际情况看,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流于形式的现象严重存在。   实践教学的内容混乱。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并未对其内容作出说明。各高校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其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有些高校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虽有要求,但都不具体。有些高校只是笼统地强调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课程是实践教学课程,怎样开展教学,如何考核学生等问题没有一定的章法。而且即使是相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在教学的步骤、方法、手段上也差别很大。   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不足。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一定时间、固定的实习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以及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但目前这些条件都不完全具备。就时间条件来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于实践教学的时间极少且安排欠合理。在物质保障方面,高校也未能向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条件。表现有二:其一是高校提供给学生搞实践教学的场地、教室、案例案源极其有限;其二是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从师资条件上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具有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条件不足必然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缺乏。实践教学应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管理体系残缺不全。就组织管理来说,目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例证之一是高校对实践教学的组织随意性很大。例证之二是高校疏于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欠缺教学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一些高校虽然在教学大纲中对实践教学有所要求,但都不具体。另外,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但这种付出没有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评价的范畴,更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以法学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国目前法学本科教学的现状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带有浓厚的注重法学理论的色彩,二者的组合构成了以法学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法学课程设置机制。法学课程的设置是法学教育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学教学的走向。在我国,法学核心课程的设定权专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法学核心课程为14门,加上2007年新增的环境法与劳动法,共16门。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法学课程的设置。这些课程的内容以概念法学为主,注重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教师在授课时不可能偏离课程内容而另搞一套,为许多人所诟病的“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业绩考评和职称评定机制。在我国,高校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教师的主要依据。这种考核包括两项:其一是教学工作量的考核,其二是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教师为完成“核定”的工作量,要么拼命上课,要么挖空心思发文章。无论是上课,还是发文章,其实都是以法学理论为中心的。另一项影响教师利益的机制就是职称评定机制。面对职称评定机制中科研成果的绝对要求,教师只有撰写论文,出版著作。可见,在当前的业绩考评和职称评定机制下,法学教师是以法学理论为中心来开展工作的。   学生成绩评定机制。目前,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来自于高校和高校以外的组织。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学生成绩的高低通常都取决于卷面成绩,而试题均是理论性的,至少理论性试题所占比例很大。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考研是一部分学生的选择,而要实现梦想,就必须认真学习法学理论。法学本科生的另一个选择是报考司法机关公务员,但前提是通过司法资格考试。而能否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法学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系统、全面又成为关键。可见,在目前的成绩评定机制下,法学本科生的学习也是“以法学理论为中心”的。   三、收效甚微的改革   对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改革建议。概括起来,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对于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呼吁,应当进行规范,并增设课程。但在具体做法上,学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应在各专业课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增设非诉讼法律文书课程。也有学者认为,完善实践教学内容除了增加具有实践性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