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东亚共同体
东亚地域秩序:超越帝国,
走向东亚共同体
韩国延世大学历史革 白永瑞
一三个帝国与东亚秩廖
超越纷争和分裂的历史, 建立和平、共存共荣的东亚,不仅在韩国社会,在
东亚各地都在热烈地讨论.并有人试图付诸实践。 处在21 世纪之初,如果我们
要想能真正担负起这-重任,国~需具有能突破现实束缚的创造性思维。 回顾东亚
秩序历史的动机也正在于此,我们觉得追溯历史也许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
维。
所谓东亚秩序,指的是在-定历史时期内东亚国际问题所适用的,或维待国
际关系的某种特定范式。 这里之所以要用一定时期来对其时间范围加以限
定,是因为东亚秩序自古就是不断变化的,而且相信将来还会发生变动。实际
上,如果回顾一下影响东亚国际关系的特定范式的演变轨迹.就会发现东亚国际
关系是伴随着中国、日本、美国等中心国家的交替变化而不断被重新规定的。 所
以,本文拟通过考察中华帝国、 日本帝国及美帝国所主导的东亚秩序的形成、 膨
胀与消亡的过程来分析各时期东亚秩序的历史特点。
当然,对这三个秩序都通称为帝国..也许会引起争议。① 所以, 为了尽
( (皇)帝.租·国(草)砸在虽然早已存在,但是将二者合在一起串凰帝国植幸却直
到捎来肉来在中国主献中出现.Jl.量在中日币午战争主后结草,理方篝订 f鸟是矗的}以后.
日本λ将 0四阳「翻译为帝国.井恃到革直真他回事{吉柑阜臭, (帝·ιu号恨在ιq
Mτ) . (虫...事》第 1 圃 .3}.1999. 3) ,至于帝国的童且.不但政情学的理解与辑桥学
的理解有所不间,最近甚重还出现了腕咽土的同蜡上的全球 ·帝国这种后理代的帝国砸在,
所U人们一直在~种童且上使用帝国迫一徽章。 4xJ丰世有时帝回幢意加以深入分析,只是
作为哮南亚秩序的历虫噩辑性和断型性的工具,在有限的童且上来便用且一.~的.
..近代申田、东亚弓世界(上卷〉
可能避免可能产生的误会.这里有必要首先简单说明-下本文所说的帝国的意
义。帝国概念的核心也许就是帝国在本国和周边国家-一在东亚则先后有朝贡
园、殖民地、卫星国的性质变化一一之间的关系上设定一定的位阶秩序,享有独
自规定帝国势力圈之内各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权力。从这种意义来看,完全可以用
帝国的视角来比枝近代以前和以后的东亚秩序的运作方式。这样也许不仅可以更
有效地分析各秩序的特征,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秩序之间的连续性。
当然,从帝国的视角来看东亚秩序,也会过分抬高中心国家的规定性,而相
对忽视了在东亚秩序中处于周边地位的国家的作用,以及东亚秩序的变化过程,
所以这里也尽量考虑到了周边的视角。由尤其是以周边国之一,韩国的地位和作
用为焦点,回顾东亚秩序的历史.展望21 世纪新东亚秩序产生的可能性。
二中华帝国与小申11),1
传统时代东亚国家间关系的特定范式大体上可以称之为中国主导的华夷秩
序。可是如果将这规定为中华帝国的秩序,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所谓中华帝国
并非单纯指的是皇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体制(即帝政) .而指的是规范构成-个
帝国固的帝国本国和周边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的位阶秩序。如果这么说的话,东
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否真的是这样,也许还有不同意见。
中国的华夷秩序一般理解为以中国皇帝与周边各国的国王之间所形成的礼仪
关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它起源于秦汉统一王朝出现以后,中国王朝与周边各国
家和民族所建立的政治关系,到后来具有世界帝国特征的隋唐出现以后,其特征
更加明确。在附唐世界帝国解体以后,到 15 世纪初明朝建立以后随着翻贡制度
的形成而国际秩序也进一步体系化。
这种华夷秩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一一华夷思想一一成为这→
秩序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 从将中国视为世界中心的自民族中心主义出发,将中
国作为文明的中心华而把周边视为落后的夷即以文明的程度来确定
彼此的地位差别,从而形成位阶秩序的文明圈。可是,由于周边国家和民族也可
以接受这-文明的标准.因而具有文化普遍主义的外形。当然.历史上中华帝国
也根据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