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山红色教育征文心,永在最珍爱的地方.doc
井冈山红色教育征文?心,永在最珍爱的地方
井冈山红色教育征文-心,永在最珍爱的地方
心仪已久的革命圣地井冈山之行,终于在最近参加XX 局直属机关党校处级班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圆梦了。行色匆匆 的三天里,我们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 代的烽火狼烟,体验了“出年塵战急,弹洞前村壁”的艰难岁 月。置身方圆五百五十余华里、横亘连绵、藏龙卧虎的井冈 III,在每个山头、每条小道、每处角落,我们听到了军号在 雨雪纷飞的长空昂响,看到了红旗在严峻冷冽的肃杀寒风中 漫舞,一次又一次被耳闻口睹的人物和事件所震撼,泪水也 忍不住随着淅淅沥沥下过不停的冬雨而一再模糊双眼,心灵 真真切切地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洗礼。
“誓死杀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陈列在井冈山 革命博物馆,也是我在茨坪镇拜谒烈士陵园后的切肤感受。 平生以來,我第一次得悉了这组惊人的数字:从1927年10 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踏上井冈山,至1930年2月红 军撤出井冈山,前后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屮,就有4.8万多 名红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天牺牲五六十人,可碑刻 在烈士名录上的只有15744名,还有3万多人连姓名都没有 留下。这是何等惨烈的牺牲与悲壮!伫立纪念堂大厅,仰望 非常陌生又密密麻麻的名字,凝视安放在正上方的汉白玉无 字碑,我们从心底感慨:“惟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那块无字碑,诉说着一段心系井冈山的动人故事。讲 解员介绍,它是原空军副司令谭家述中将1987年送的。当 时,这位身染重病的井冈Z了,用自己的积蓄采购北京房山 特产汉白玉,精制成无字碑托人送来,寄托自己对井冈山无 名烈士的无尽哀思。他说,我们活着的这些人,有个传记或 是名录,可是在井冈山,有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至今连名字 都没有找到啊。有人要宣传分,谭老边说并伸出小拇指:我 算老几?要多宣传这些英雄,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才心安。几 个月后,戎马一生的老人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将“共产党万岁” 的绝笔寄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是毛泽东所说…生不能忘记的三个地方的首 选。秋收起义失败后,“上山”或“下湖”,是他的不二选择。 就是在他命名“井冈山”的这片崇山峻岭,他遇到了王佐、袁 文才的绿林武装,与朱德军队会师,创造性提出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枪杆子里出政权”、“游击战 术十六字诀”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探索了屮国革命的道路、方向和方法。当然,正是 在井冈山的象山庵,他与“永新一枝花”贺子珍结为伴侣。毛 泽东不能忘记的还有名不见经传的东固和扬名天下的延安, 也都与井冈山有关。1929年2月,因错杀了袁王二雄,红军 被迫撤离了井冈山。毛泽东所在的红四军,第一次面临着覆 灭的绝境。此时,他听到了东固根据地的呼唤,赢得了喘息 之机。与东固的红二、四团会师后,毛泽东说,东固山很好, 是第二个井冈山。许多年后,他还在感叹:如果当年没有东 固的一个星期休整,红四军将被拖垮,更不可能开创赣南革 命根据地了。
1965年5月下旬,“久有凌云志”的毛泽东千里寻故地, 重上阔别30多年的井冈山。他没去茨坪竹木葱茏的黄竹坳 旁边,看一看在那里挥毫写就《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 的黄墙灰砖的门居;也没去大小五井屮最大的一个山间盆地 ——大井,看一看与朱德、陈毅相邻而居的客家“白屋”中被 敌人烧毁仅剩下一堵弹痕累累的残墙,重温那块“读书石”和 那历经风霜的海罗衫、常靑树的记忆;更没去黄洋界南面山 谷中的小井,看一看我军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和医院 北面100多米的小井红军烈士墓和纪念塔,纪念塔正面有他 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贴金大字……但是,年逾古稀的 毛泽东不顾盘山公路的艰险,坐车到达黄洋界,下车快步走 向海拔1343米的山顶,在那里驻足端详了好久、好久。
黄洋界哨口扼守湖南郦县、江西宁冈上井冈山的要隘, 是当年井冈山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是 决定根据地牛死存亡的日子。湘赣两省敌军乘红军主力下山 未归之际,发动了第二次“会剿”。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每人才三至五发子弹,硬是用播木、滚石、竹钉等,打退了 敌人四个团的多次进攻。傍晚,红军战士把刚刚修好的迫击 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拉上黄洋界,最后的…发炮弹终于炸 响,正好落在敌军指挥所开了花。顿时,各个山头吹响了军 号,隐蔽在各山头的赤卫队员、暴动队员纷纷向敌人开火, 煤油桶里的鞭炮也响起来,男女老少一齐呐喊,声震四野, 吓破了胆的敌军以为毛泽东率红军主力杀回,趁夜色仓皇逃 遁。黄洋界以少胜多的战斗奇迹,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 打破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当年,毛泽东欣然写下《西 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如今, 由朱德题写碑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高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