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0
一 细菌相关实验技术
1. 细菌分离鉴定
1.1沙门氏菌分离鉴定
1.1.1 食品样前增菌
取检样25g,加入225mL缓冲蛋白胨水于均质杯内。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打碎1min,于36±1℃培养4h(干蛋品培养18~24h),取 10mL于100mL亚硒酸盐肮氨酸(SC)增菌液内,于36±1℃培养18~24h。
1.1.2 食品样细菌分离
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DHL琼脂平板,于36±1℃分别培养18~24h(DHL)或40~48h(BS),观察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沙门氏菌Ⅰ、Ⅱ、Ⅳ、Ⅴ、Ⅵ和沙门氏菌Ⅲ
非食品样直接取棉拭子在DHL琼脂平板上划线即可。表1 沙门氏菌属各群在各种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
沙门氏菌Ⅰ、Ⅱ、Ⅳ、Ⅴ、Ⅵ
沙门氏菌Ⅲ(即亚利桑那菌)
DHL琼脂
无色半透明;产硫化氢菌落中心带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乳糖迟缓阳性或阴性的菌株与沙门氏菌Ⅰ、Ⅱ、Ⅳ、Ⅴ、Ⅵ相同;乳糖阳性的菌株为粉红色,中心带黑色
a) 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直接挑取数个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在三糖铁琼脂内,肠杆菌科常见属种的反应结果见表2。
表2 肠杆菌科各属在三糖铁琼脂内的反应结果
斜面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可能的菌属和种
-
+
+/-
+
沙门氏菌属、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变形杆菌属、缓慢爱德华氏菌
+
+
+/-
+
沙门氏菌Ⅲ、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
+
+
-
沙门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蜂窝哈夫尼亚菌、摩根氏菌、普罗菲登斯菌属
-
+
-
-
伤寒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蜂窝哈夫尼亚菌、摩根氏菌、普罗菲登斯菌属
+
+
+/-
-
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
说明:在三糖铁琼脂内只有斜面产酸并同时硫化氢(H2S)阴性的菌株可以排除,其他的反应结果均有沙门氏菌的可能,同时也均有不是沙门氏菌的可能。
在接种三糖铁琼脂的同时,再接种碱性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和赖氨酸脱竣酶试验培养基及对照培养基各1管,于36±1℃培养18~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按表3判定结果。按反应序号分类,沙门氏菌属的结果应属于A1、A2和B1,其他5种反应结果均可以排除。表3 肠杆菌科各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反应序号
硫化氢
靛基质
尿素
氰化钾
赖氨酸
判定菌属
A1
+
-
-
-
+
沙门氏菌属
A2
+
+
-
-
+
沙门氏菌属(少见)缓慢爱德华氏菌
A3
+
-
+
+
-
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A4
+
+
+
+
-
普通变形杆菌
B1
-
-
-
-
-
-
-
-
+
-
沙门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甲型伤寒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
B2
-
-
+
+
-
-
-
-
+
-
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
B3
-
-
-
-
+/-
+
+
+
+
-
克雷伯氏菌族各属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
B4
-
+
+/-
+
-
摩根氏菌、普罗菲登斯菌属
反应序号A1:典型反应判定为沙门氏菌属。如尿素、KCN和赖氨酸3项中有1项异常,按表4可判定为沙门氏菌。如有2项异常,则按A3判定为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表4肠杆菌科各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2
尿素
氰化钾
赖氨酸
判定结果
-
-
+
-
+
-
-
+
+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沙门氏菌Ⅳ或Ⅴ(要求符合本群生化特性)
沙门氏菌个别变体(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反应序号A2: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按表5判定结果。
表5肠杆菌科各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3
甘露醇
山梨醇
判定结果
+
-
+
-
沙门氏菌靛基质阳性变体(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缓慢爱德华氏菌
反应序号B1:补做ONPG。ONPG(+)为大肠埃希氏菌,ONPG(-)为沙门氏菌。同时,沙门氏菌应为赖氨酸(+),但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赖氨酸(-)。
1.1.3 沙门氏菌PCR方法
a) 煮沸法提取基因组DNA模板
b) 引物设计
fliC-1: 5’-GGCTATTATGAAGTTTCCGTTG-3’
fliC-2: 5’-GGGCAGAAGTCAGGTTGTTTAC-3’
sefA-1: 5’-AATTGTGCGAATGCTAATAGTTG-3’
sefA-2: 5’-TGATACTGCTGAACGTAGAAGGTC-3’
c) 反应体系:单重和二重PCR体系的总体积均为30mL,其中包括:1×PCR反应缓冲液,dNTP 0.2mmol/L,引物各25 pmol/L,1.5U Taq plus聚合酶,3uL DNA模板。
d) 扩增条件:优化后的PCR反应程序为 94℃预变性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