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古开今台湾民间艺阵中的新设计.doc
借古开今:台湾民间艺阵中的新设计
本研宄通过对2016台湾内门大专院校“创意宋江阵”的
新设计现象分析,试图揭示本民族的意象创构方式仍为台湾大专院校师生
艺术创作的一种主动选择,其根源是由隐藏在主体深层的民族思维决定
的,可谓力图“借古以开今”。
关键词 “创意宋江阵”;意象创构;古今互动
[ ]J72 [ ]A
为传承屮华优秀传统艺术,台湾高雄内门自2005年起每年举办“大
专院校创意宋江阵大赛”。2016年4月2日至10日在内门顺贤宫举行的大
赛,共有11所大专院校参加。木届各大专院校表演的“创意宋江阵”是
在民间艺阵“宋江阵”(1)基础上融合其它表演元素、运川本民族意象方
式建构起来的,既表现出大专院校师生与中华美学精神的联结,也突出表
演者的表演能动性,在师生共同的创造设计中,传承中华民间舞蹈文化。
一、“宋江阵”的文化意象
民间艺阵“宋江阵”的创始虽然有多个版木流传,但总结前人的研究,
可以确定它应源自于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斗争的军事训练和乡村保卫乡
里以求生存的自上性团练,之后在长期的流传中,逐渐形成了在岁时节庆
屮表演的民间艺阵,是集民间武术演练与民俗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在
闽南、台湾地区的民俗节庆、庙会、迎祌祭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宋江 阵”精彩的表演。从表演规模来看,参加者少则有36人阵、72人阵,多 则有108人阵。从“宋江阵”表演的基本阵法队形来看,闽台两地大致相
同,闽南有“围圈” “蝴蝶阵” “长蛇阵” “跳四门” “梅花阵” “八卦阵”
等阵法[1]76;台湾有“龙卷水” “七星阵” “蜈蚣阵” “梅花阵” “八卦阵”
等阵法[2]6。表演的程序以发彩、巡城、排城、破城、群体各阵势对练,
个人拳术单练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深受两岸老百姓的喜爱。
中华民间舞蹈种类多样,古代民间舞蹈就有“艺阵” “社火” “秧歌”
“花灯”等泛称。所以,从舞蹈种类划分来看,闽南和台湾称谓“艺阵”
的“宋江阵”亦可属于狭义的民间舞蹈范畴。“宋江阵”在表现方式上突
出“象形取意”的意象表现方式,这是中华民间舞蹈区别于西方舞蹈的根
本所在。“意象”是屮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屮的象,包括物象、
事象及其背景作为实象,也包括主体创造性的拟象。而意,只要指主体的
情意,包括情、理和情理统一包括情感和意蕴。意与象两相交融,创构成
审美的意象……意象的创构不仅仅属于艺术作品的创造,整个审美活动都
是一种意象创构的活动。美就是主体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情景交融所创构的
意象,它是在市美活动过程屮动态地生成的,体现了主体的能动创造。”
[3]3由此而推论,舞蹈表演活动中的意象的创构应是编创者和表演主体在
审美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队形阵势、服装道具、场景等媒介,以物我
交融的方式创造性进行舞台形象转化来表现其意义,并留给观赏者联想的
空间。
是以,屮华民间舞蹈体现的就是先民体现物我交融思维的艺术创造
在远古时代,由于先民对各种自然现象以及动物的祟拜与畏惧,于是,在 民间舞蹈中,扮演者或戴上面具,或披上不同色彩的树叶服饰,或以身体
动作和各种队形阵势作为自然物象的象征,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故具有 鲜明的意象特征。如,流传两岸的“拍胸舞”就是发生于对蛇的恐惧心理
而自然而然地演变为敬畏崇拜,每到祭祀时,闽越先民试图通过忘形的舞
蹈,以自己身体舞动“横摆”动律模仿蛇“S”的形态来表达自己对蛇的
崇拜情感。后受周易哲学的影响,民众在长期的市美活动屮感悟到上肢的
“打七响” ?幼鳎?即“七击”动作中第一拍单击(奇数)与后六拍的左右
对称动作(偶数),在时间中的交替进行的动作形态与周易阴阳哲学内涵
相契合,故形成了 “打七响”骨干动作。同样,民间“宋江阵”阵法中最
重要的“八卦阵”,直接以64人(或32人)、每1人象征1卦围成三个圆
的队形表演:“队形成|Aj圈(表演者持耙叉),屮圈(持盾牌),外圈(持
长兵器)三个大圆圈。” [2]76其意在模拟八卦之“形”,传其之“意”,即
相信自己表演的八卦阵势与天地之神有共通的要素:相信在表演巾无论是
圈㈨两两兵器相互架高的造型,还足两两对应和谐的腾空旋转,以及三个
圆变化成四人一圈后持叉长兵器者与持盾牌者两两对打的姿态,都表现出
阳阴相互变化的“力”的式样,以能传达出易经屮所记载的“无极生太极、
太极化两仪、两仪衍四象、四象演八卦”的阴阳“和合”观,能够达到天
地交互合而为一,能够保国安民,促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
谐发展,表现出“中和之美”。由此可见,民间“宋江阵”在长期传承中
形成了如“龙卷水” “七星阵” “蜈蚣阵” “八卦阵”等较为稳定的“图象
逻辑”,即这些“圆圈” “S” “左右对称”队形蕴含了阴阳学说、天人合一 思想。“由于按自身的‘图象逻辑’发展,使其成为一种舞蹈动作的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