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颜色形容词_刘书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骨文中的颜色形容词_刘书芬

甲骨文中的颜色形容词_刘书芬   编者按   同传世文献相比,出土文献具有时代地域明确、保持语言原貌等优点,因此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语言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能够说清楚是什么时间、什么地域的语言现象。本栏目以“出土文献语言研究”为题,所刊载的论文都是全部或部分利用出土文献来研究上古汉语之作。刘书芬的论文研究了殷墟甲骨文中的颜色词,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她回答了甲骨文中到底有哪些颜色形容词、其意义和用法如何等问题。蒋书红的论文研究西周甲骨文中的动词,回答了西周甲骨文中到底有多少个动词、如何分类、意义和用法如何等问题。张玉金的论文对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既”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分析,回答了出土战国文献中虚词“既”的词性、意义和用法如何等问题。邹秋珍的论文利用出土和传世战国文献,研究了战国时代第二人称代词的问题,回答了战国时代第二人称代词到底有多少个、其称数和语法功能如何等问题。胡伟的论文,利用西汉出土和传世文献研究了西汉时代情态动词(即助动词),整理出了西汉时期情态动词的情态语义系统,回答了西汉时代到底有哪些情态动词、如何分类、意义和用法如何等问题。   上古时代始自殷商终于西汉,这个时段出土文献很丰富,如果以出土文献为主、而以传为文献为辅,对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五个时代的语言状况进行细致的描写,然后用“史”的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考察汉语从殷商时代到西汉时代的变化,那么这种上古汉语史的研究则是建立在十分牢固的基础之上的,应该能更加接近上古汉语真实的面貌。上述一组论文,是基于上述的想法而展开的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以完成这一宏伟的规划。   甲骨文中的颜色形容词   刘书芬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甲骨文中究竟有多少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学者们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说5个,有的认为6个,还有的则说8个。本文从字的构形、词的语义、语法等几方面,对甲骨文的颜色形容词作进一步的阐述,比照各家关于甲骨文颜色形容词的研究,得出更确切的结论。   关键词:甲骨文;颜色;形容词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10)03-0019-05   较系统地研究甲骨文颜色形容词的学者有   汪涛、赵诚、巫称喜和杨逢斌等,他们的观点如下:   汪涛认定的颜色词有:赤、骍、白、物(勿)、   ①[1](第18册P501)   黄、黑、幽、戠。   赵诚认为有6个:黄、赤、戠、白、幽、[2](P273-P275)黑。   [收稿日期]2010-06-06   巫称喜则说有8个:白、黑、幽、卢、黄、戠、赤、物。   [3](P88)   [4](P67)   杨逢彬认为有5个:幽、黄、黑、白、赤。从上面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白、赤、黑、黄、幽这五个词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毫无争议。笔者将把这些词分为无争议和有争议两类。   [作者简介]刘书芬,女,江西金溪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① 此处的第18册是指《甲骨文文献集成》中的册数,下文凡引自此《集成》中的语段,都标成“第几册、第几页”,不标引文的序号。引自《甲骨文字诂林》的引文则标示“诂林,第几页”,除了第一次引文标序号外,其他也不标引文的序号。② 文中姚孝遂(按)皆指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中姚孝遂所编撰的按语。   一、无争议的颜色形容词(一)白   “白”的构形之义,说解者众。   [5](P479)   刘兴隆说象燃着之灯盏;   朱芳圃认为、象火盛;高笏之说:,即貌之初(诂林P1020)文;王献唐认为:白即太玄覆瓿之(诂林P1020)瓿。   ②   姚孝遂(按):《说文》“白、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陰数。”形义俱误,诸家疑之者众……然“白”字究属何所取象,说者虽众,均不得其解。……黑白之白,本无形可象,纯属音假,与日光无涉……陈世辉以“白”象人首,说无可易。人头骨刻辞皆为“白”字,可为明(诂林P1026)证。   陈世辉说“白”象人头,原因如下:甲骨文中   有   ,   首形作,即白字,可见白象人头…   …字,象一个头上带有发的人形   。象头长有   (诂林P1020)   发,可证白()象人头。认证不全面,比如“”(《合集》34602)、“”(《合集》32653)、“”(《合集》20086)等字形,其“   ”形与“”的“”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如何;“   ”(《合集》4407)、“”(   《合集》21110)等字的“”形是不是表示“人头”,如果是,与“”字的“”有何关系,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姚孝遂说“人头骨刻辞皆为`白字,可为明证”,这句话也不能说绝对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