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6、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7,P18-20) 案例:用三种仪器测量一物体的厚度,请问哪个测量精度高,各自的有效数字是多少? * A 、有效数字的定义和读取(1.7.1,P18) 什么是有效数字:第一位非0数字——第一位或第一、二位欠准(存疑)数字之间的数字。 为什么物理实验数据要使用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精度。 有效数字的读取:第一位非0数字——第一位或第一、二位估读数字。 物理实验中所有与测量有关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 例题:下列数字是几位有效数字? 0.1230 ————( ) 0.1203 ————( ) 1.2030 ————( ) 1.003————( ) 0.0010 ————( ) 4 4 5 4 2 * B、有效数字位数的统一规定(1.7.2,P19) (1)不确定度取1~2位有效数字:当首位数为1、2、3时取2位有效数字,首位数>3时取1位有效数字。 (2)相对不确定度取2位有效数字。 (3)测量结果N0的末位与不确定度△的所在位取齐。 (参见例1、例2) * C、有效数字的进位规则(1.7.2,P19) 测量值: 四舍六入五凑偶 不确定度: 只进不舍,隔零不进 进位案例: * ★一次完整的物理学测量 已知:N=f(X、Y);(X、Y为直接测量量) 求测量结果:N0、△N、Er。 步骤如下: 1)多次重复测量得:X1、X2……Xn;Y1、Y2……Yn。 2)由多次测量值Xi、Yi求各测量分量的真值:X0、Y0 (P11,1.5);测量分量的A类不确定度△XA、△YA(P11,1.7);B类不确定度△XB、△YB(由实验室给出);测量分量的不确定度△X、△Y(P13,1.11)。 3)由测量分量的平均值X0、Y0求:N0=f(X0,Y0) 4)由测量分量的不确定度△X、△Y求:△N(P15,1.16) 5)写出测量结果:N=N0±△N(用科学表达式) Er=△N/N0×100%(P15,1.17) (尾数为仪器刻度的估读,一般取1位) (保留计算结果) (尾数与△N取齐,4舍6入5凑偶) 【首位数>3时,取1位;首位数≤3时,取2位有效数字, 只进不舍,隔0不进位】 (2位有效数字,只进不舍,隔0不进位) * D、有效数字的运算(1.7.4,P19) * E、有效数字的科学表示法(1.7.3,P19) 案例: (10.3±0.4)CM → (1.03±0.04)×10CM 原始数据 科学表达式 * 第三部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第二章P24-30) 列表法 作图法 逐差法 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 * 列表法处理数据 例如:用物距象距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编号:6# 可以直观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列入运算的中间项,提高处理数据的效率,减少和避免错误,便于检查和发现问题。 * 作图法处理数据 可以直观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求出经验公式。 可用内插法或外推法直接得到图线范围内或延伸部分的数据。 利于作图可把复杂的函数关系变换成线性关系(曲线改直)。 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 P1(1.50,3.00) P2(9.50,18.90) 直线斜率 电阻 * 逐差法处理数据 一元线性函数 自变量等间隔变化,为 可将实验数据组分为两组: 则有: 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数据,体现出多次测量的优点,减小了测量误差。 * 逐差法处理数据 例如: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 * 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一元线性函数 实验测得数据为: 则有: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得到最佳拟合直线。 * 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 已知U=RI+C,U~I为线性关系 * 第四部分作业与实验课须知 作业 分班;下次上课预习内容、时间、地点) 实验课须知(实验操作程序、实验报告书写格式、本学期的成绩构成) * 作业 P22~23:1、3(1)、3(2)、7、8。每题3分,总计15分。 写在数学作业纸上。 绪论作业在下一次上课时交给第一次上实验课的老师。 预习实验《长度测量》,要求写预习报告。 1 简单介绍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和读数 2 由同学测量小钢球和紫铜环的体积 * 实验分班情况以及第一次实验的内容、时间、地点 上课内容:实验4.1 长度的测量(P51) 1 简单介绍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和读数 2 由同学测量小钢球和紫铜环的体积 3 作为例题,如何求紫铜环的体积,使同学学会直接量和间接量平均值的计算、不确定度的计算,如何表达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