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重点) 3.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含义、主要目标。 4.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1)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 (2)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3)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材料一:2017世界500强企业中前十名中国就有三个,是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 2017中国企业500强:国有经济继续占主导地位,27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榜,占比54.8%;营业收入占比71.83%;资产占比86.19%;净利润占比71.76%;纳税占比85.87%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基本标志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部分个人 一部分地区 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 逐步消灭 贫穷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材料三:兰渝铁路的建设构想,一百年前,就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从兰州到重庆,850公里,不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而且沿途地质状况之复杂,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之最。但现在,工程师们有了一个很有魄力的解决方案。用226座隧道、396座桥梁实现穿越。胡麻岭隧道二号洞,被视为“鬼门关”。不到14公里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艰难的时期,每天只能掘进半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中国高铁 港珠澳大桥 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集中力量办大事——科学的宏观调控 1、含义 2、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市场经济的长处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 两结合 两发挥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当前利益与 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 整体利益 我国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又有哪些手段? 4.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征。 (2)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的目标 5.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 6.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关系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规划、计划) 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指政府(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税率、税收、国债、政府采购、补贴等)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外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经济法律、法规 经济立法 经济司法 (2)法律手段: 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的优点:直接、迅速。 缺点:易出现滥用权力 比较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区 别 含义 地位 手段 联系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 辅助手段 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