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性质 “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标 全盘西化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前提 削弱、放弃党的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策略 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 稳妥推进 结果 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 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的共性是 A.基本上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 B.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 C.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改革没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改革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 A B 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 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阿拉木图宣言》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A D A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农业,工业, 批判个人崇拜 新经济体制 逐渐停滞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2003年,笔者在访问俄罗斯时曾与彻底否定斯大林的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交谈了4个多小时。他从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卫国战争胜利、人民的全面福利、知识分子政策、文化振兴等六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斯大林的功绩。笔者在与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交谈时,他痛切地说:“把苏联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个别超级大国绝对没有安好心,其他国家民族千万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我是苏共党员,现在箱底仍放着党证。但苏共垮台时,我也是抱着欢迎的态度。10多年来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使我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常怀负疚、负债、负罪之感。但我们从中国看到了社会主义灿烂的希望。” ——《尾声》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的相对落后; 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斯大林的逝世。(1953年)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2、内容 经济 政治 农业 (突破口 重点) 扩大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提高收购价 垦荒和种植玉米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 1953~1964)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 在农场视察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材料二: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农业改革的评价] 找准了突破口,但因未结合国情,并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改变农业落后的状态 1、背景 2、内容 经济 政治 农业 (突破口 重点) 扩大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提高收购价 垦荒和种植玉米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 1953~1964) 1961年10月,在苏共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纲领》强调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