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
30 2009 2 PET ROLEUM EX PL O RAT ION A N D DEV ELOPMENT V ol.36 No.1
:1000-0747 (2009)01-0030-05
1 1 1, 2 1 1 1 1
王勃, 李景明, 张义 , 王红岩, 刘洪林 , 李贵中, 马京长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中国石油大 (北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211705)
:低煤阶煤层气是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 一个相当重要的潜在接替领域。 中国含煤盆地的地质构造背景复杂, 多数煤
田经历了不同期次、不同性质构造及其组合以及应力-应变对煤储集层的改造, 煤层气的富集成藏有自身的特点:厚度大、
层数多、含气量低、渗透性较好、煤层气资源量和资源丰度大, 厚度大而分布广泛的煤层及巨大的煤炭资源弥补了含气量
小的缺点, 使得低煤阶煤层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低煤阶煤层气藏开发过程中解吸引起的基质收缩效应造成储集
层渗透率增大, 从而有利于低煤阶煤层气的开发, 易形成工业性气流。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简单, 多为 一次沉降, 一次
调整, 如果构造、成煤环境及水文地质等主控因素能够有利匹配, 有可能形成煤层气高产富集区。 图1 表1 参18
:煤层气;低煤阶;渗透性;水文;成藏过程
:T E122.2 :A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China
1 1 1,2 1 1
Wang Bo , Li Jingming , Zhang Yi , Wang Hongyan , Liu Ho nglin ,
1 1
Li Gui hong , M a Jing hang
1.L angf ang B ranch, P etroCh ina R esearch Institu te of P etro leum Exp lora tion D evelop men t,
(
L angf ang 065007, Ch ina;2.China Un iversity of P etroleum , B eij ing 102249, China )
Abstract: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potential field of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hina.The geolog 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s of co al-bearing basins are com plicated, and many coalbeds are reco nstructed
by multi-period and multi-property structures and co mbinations, as w ell as stre ss-strain.T he accumulatio n and enrichment
of coalbed methane hav 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big thickness, multiple beds, low gas content, prefer able
permeability, gr eat resource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峡水库运行后涪陵河段河床演变试验研究+-重庆大学学报.PDF
- 三峡库区紫色岩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动态监测.PDF
- 三江平原典型小叶樟湿地土壤氮的垂直分布特征-机构知识库-中国.PDF
- 三宅岛-东京都地质调査业协会.PDF
-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与草地退化关系冗余分析-生态科学.PDF
- 三种百合鳞茎提取物的抑茵作用-广西植物.PDF
- 三种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的比较分析.PDF
- 三峡与清江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调度补偿效益分析-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DF
- 三级基准面旋回内三角洲砂体骨架模型的建立-沉积学报.PDF
- 中国农业大学桓台试验站-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PDF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18年-山东科技云平台.PDF
- 中国东部主要成矿时代磷块岩的组成-沉积学报.PDF
-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PDF
- 中国北方沙漠风成沙不同粒级组分的Sr-Nd同位素特征-中国科学技术.PDF
- 中国典型山地土地利用变化与资源生态效应.PDF
-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气象学报.PDF
- 中国古尸寄生虫学研究之综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PDF
- 中国土壤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和学术讨论简介-土壤学报.PDF
- 中国壳斗科的分布格局类型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