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是发光型显示器件所发出的光通量和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VFD发光效率约为10lm/W,LED随其材料不同发光效率在1~4lm/W,OLED的发光效率为15lm/W,PDP的发光效率只有2.3 lm/W 发光效率决定了显示器件工作时的功率消耗,这对便携式显示器件尤其重要。 5 关于On/Off时间与GTG时间 对于LCD响应时间,用户常对厂家宣称的过快数据感到 困惑,因为在定义显示屏响应时间时,上升下降时间指 信号分别在稳定值的10%与90%之间的时间间隔。其 余20%的时间被忽略了。 对于液晶分子来说,开启和断后都有滞留时间,有时甚 至可能超过ISO响应时间定义本身,所以省去这20%就 可能美化了指标 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和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针对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为标准。 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从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临最大的扭转角度,需施以较大的电压,此时液晶分子扭转速度较快;而介于全黑、全白间的较小幅度灰阶变化,需施加较小电压来进行准确而精细的角度控制,因此液晶分子扭转速度反而要慢一些。通常来讲,液晶面板黑白间的响应时间最快,而其它灰阶之间也是构成绝大多数不同色彩变化的响应时间,要比黑白间的响应时间慢得多。 例如: 某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测试数据 按照ISO定义上沿时间为28.5-12=16.5ms 但实际观察整个像素从0%到100%灰度转化的全部过 程,用时40ms。 ISO定义的严重的缺陷是:忽略了不同灰度切换的时间 某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测试 传统响应时间计算方式下,液晶显示器虽然可拥有16ms,12ms或8ms的响应时间,然而其灰度响应时间却可能超过40ms甚至60ms,所以以黑白黑为响应时间标准无法全面表现LCD真实的反应速度 所以提出了灰度响应时间(Gray To Gray GTG)概念 传统响应时间与最大灰阶响应时间对比 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方程式为: 其中, 为液晶材料的粘滞系数,d为液晶盒驱动电压, 为液晶材料的介电系数。V为液晶盒驱动电压 要缩小响应时间,需要从以下4方面着手: 1 减小液晶材料的粘滞系数 减小液晶盒厚度 增大液晶盒驱动电压 增大液晶材料的介电系数 液晶材料的粘滞系数和介电系数都是直接与液晶材料本 身的特性相关的,需要反复实验测试对比找到合适材料 增大液晶盒驱动电压可以提高响应速度,但同时减小液 晶寿命。所以需要反复实验和测试得出合适的驱动电压值 GTG响应时间的实现与过驱动技术分不开 过驱动技术是2001年下半年由NEC为液晶电视开发的 FF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注意: 过驱动技术的原理:当施加电压开启液晶屏某个像素时,假设在1V电压激励下液晶分子从白转黑的转换过程用时20ms。可将激励电压加倍获取更快的响应时间。比如2V电压所得10ms的响应时间。 通过在增加灰度转换的上下沿的电压,可以减少灰度转换过程所需的时间。 现在不少公司都采用过驱动技术,以先进的集成电路的精准操控,让液晶分子转动更快,大大缩短了灰度响应时间,该可以使其平均GTG达到4ms。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图像质量 未使用过驱动与使用过驱动技术波形比较 OverDrive液晶驱动加速技术原理就是建立在增大液晶单元盒驱动电压的基础上的,但它会不会缩短液晶显示器的寿命,因为在液晶本身最大的翻转电压处在“黑→白→黑”阶段,而所有灰阶部分的翻转电压全部都小于“黑→白→黑”的部分,OverDrive技术的前提就是只对灰阶部分的翻转电压进行提升,提升的最大值也不会超过“黑→白→黑”部分的最大电压,而对于“黑→白→黑”部分OverDrive并没有进行调整,所以OverDrive的电压调节是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的,寿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大部分灰阶响应时间液晶显示器的“黑→白→黑”响应时间依然是8ms,而使用OverDrive技术的灰阶(GTG)响应时间基本都在4ms以下 Y 页眉 * 页眉 * 显示技术基础 办公室: E-mail: liulin@ ——图像质量与显示器性能 第二章 阴极射线管及图像质量 1. 图像信息的产生与传输 图像中的像素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 显示器的主要性能 关于On/Off时间与GTG时间 1.图像信息的产生与传输 图像信息:表示图像的信号是用与图像空间位置(x,y,z)相应的亮度或色彩变化分布函数f(x,y,z)所表示的光信号,或通过扫描等技术手段,由光信号转换的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函数f(t).前者称为图像,后者称为图像信号。 图像传输的基本过程:发送端把活动景物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过加工,处理,记录、传送,在接收端把电信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