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棵有毒的树沉思熟虑: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方法归纳:寓意性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⑴、读材料、懂寓意; ⑵、找角度、明方向; ⑶、联现实、提论点;毒树的涵义是什么材料类型为比喻类比喻型话题的审题原则: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3.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⑴、本材料出现了几个对象?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大意。 毒树、四种人; 不同的人对一棵毒树的不同态度。 ⑵、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类似“毒树”的人、事物或现象 ?——“有毒的树” 理解为有缺点、失误、过错、乃至犯过罪的人,如问题学生、不良青年等;——“有毒的树”理解为毒品、网络等其它利弊共存的事物 ;——“有毒的树”看作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 如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有毒的树”也可引申暗指生活挫折、人生苦难或看缺陷价值,从这棵有毒之树本身来看,其毒素自有其价值存在,由此可提出人生价值等话题。 ⑶、我们可以从哪个角度、侧面来立意呢? 新材料作文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 “人”、“毒树”的角度; 人对“树”的四种态度; “树”的四种不同的遭遇。(二)、最佳立意的三个要求: “小”、“新”、“实” “如何对待它四种人表现各异:第一种人逃避(回避)第二种人直面、破除,第三种人以慈悲的心态提醒警戒路人,第四种人探索创新;或者分别是懦夫、莽夫、善者与智者。 着眼于第一种人适时的避让远胜过盲目冲动地去挑战 (走为上、 闯不过就绕过)一味躲避就是懦夫或自私的行为着眼于第二种人除恶当务尽 (既然有害,便清除)无情也是一种有情批判莽夫行为杪菵牁/gucci/着眼第三种人尊重生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有情也是一种无情)着眼于第四种人转换角度看毒害变害为宝、化有害为有用(学会挖掘出有害之物的美丽之处,并正确地利用,将其变为有价值的宝贝)从毒树角度:天生我材必有用 等待我的伯乐存在主要问题对“毒树”本体理解不到位,导致论述取材偏离原材料内涵。构思浮泛,立意不集中作文中几个集中的问题1.入题太慢。两段内容较多,引述材料啰嗦。2.立意太过宽泛,笼统,甚至与材料无联系。3.书写太乱。4.分论点与材料脱节。5.对“毒树”的内涵把握不准。6.所举实例与材料脱节。7.论述时不扣材料的内涵。8.开头或全文不联系材料。9.观点不明确,含糊不清。看范文1、选用材料是如何回扣原材料的2、看别人是如何展开论述层次的 闯不过就绕过 杨建玮 一株大树立在路旁,繁茂葱荣但却含有剧毒你会选择硬闯还 是绕道?料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绕路——这是人之常情的做法。当黑云压城,危险来临,闯不过则不如绕过,明哲保身才是明智。 我们并非伟人豪杰,面对“毒树”自然要绕,然而任是那置生死于度外的勇者,面对刀山火海绝壁湍河又有几人能闯?在适当的时候选择绕路,不仅能保护自己,更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只会“闯”的不是英雄而是莽夫,懂得“绕”的不仅是英雄更是智者。 眼看着灾难呲牙咧嘴地逼近,与其硬着头皮迎难而上落得个遍体鳞伤,还不如退避三舍,舍近取远。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难道不是最妙的一着?遥想那范蠡,深谙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远离了野心勃勃、不可共富贵越王,携手西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白衣胜雪,好不逍遥自在。他的“绕”,保护他避开了那危险的、有毒的爪牙,使他拥有安全而惬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拜那“绕”字所赐。闯不过则绕过,明此哲理方可保身,方可保全自己的宝贵生命和人身安全。 一代“诗佛”王维也是个明晰此理之人,他看见官场的黑暗险恶,绝不愿被卷入这漩涡之中,于是,他远远地绕开,寄身于辋川之畔的蓝天别墅,寄情于天地浩渺湖光山色之中。既然树有毒,何必尝苦果,想要“不中毒”的最好方法不正是躲开“毒源”吗?在危险前选择绕开的人,是最睿智之人,如果无力奋勇一战,又不愿被“毒”沾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成药处方点评专家共识的解读.pptx
- 管理人员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docx VIP
-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题.docx VIP
-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整车开发流程培训.pptx VIP
- 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docx VIP
- 体格检查之腹部检查.ppt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卢志宁)089-2教案 第8课 中医诊疗与养生.pdf VIP
- 巨人通力GPN65KM(KDL or KDM)-YH无机房电气原理图纸_51833752D04D-2023-9.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