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目录
TOC \o 2-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0 目录 PAGEREF _Toc232937860 \h 1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1 第一章 井身结构的确立及完井方法 PAGEREF _Toc232937861 \h 3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2 第二章 钻机及设备选择 PAGEREF _Toc232937862 \h 4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3 第三章 钻头类型的选择及钻进参数的确定 PAGEREF _Toc232937863 \h 6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4 第四章 钻井液的设计 PAGEREF _Toc232937864 \h 7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5 第五章 钻柱及防斜钻柱设计 PAGEREF _Toc232937865 \h 13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6 第六章 钻井水力参数设计 PAGEREF _Toc232937866 \h 22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7 第七章 固井及注水泥设计 PAGEREF _Toc232937867 \h 35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8 第八章 井控工艺设计 PAGEREF _Toc232937868 \h 42
HYPERLINK \l _Toc232937869 参 考 文 献: PAGEREF _Toc232937869 \h 48
HYPERLINK \l _Toc232937870 致 谢 PAGEREF _Toc232937870 \h 49
HYPERLINK \l _Toc232937871 附录 PAGEREF _Toc232937871 \h 50
毕业设计一口井的基础数据
一、设计题目
川西****井钻井工程设计
二、基本数据
1、井深 3320 米
2、钻探目的
3、预测底层数据
地层
底界深度(米)
层厚(米)
压力梯度
岩性描述
故障提示
Jc2
477
477
1.06
泥岩夹砂岩、低为页岩
防塌、防斜
Jc1
628
151
Jt5
723
95
Jt4~3
947
224
Jt2
1155
208
Jt1
1305
150
Jh
1841
536
1.04
砂岩夹页岩、煤层
防磨钻头
Tc5-3
1882
41
Tc5-2
1913
31
Tc5-1
1939
26
1.25
灰岩、顶为云岩
防喷
Tc4-4
2016
77
Tc4-3
2098
82
Tc4-2
2127
29
Tc4-1~3
2156
29
Tc2-3
2194
38
Tc2-2
2255
61
Tc2-1
2362
107
1.48
云岩
Tc1
2477
115
Tf4
2520
43
Tf3~1
2806
286
1.41
灰岩夹泥灰岩、泥岩
防喷
P2 2
2893
87
1.54
灰岩夹燧石结核
防喷
P2 1
2943
50
P1 3-3
2963
20
1.62
灰岩
防喷
P1 3-2
3080
117
1.36
灰岩、上部夹燧石
防喷
P1 3-1
3113
33
1.37
灰岩、偶夹泥质条带
防喷
P1 2-2
3134
21
1.40
灰岩
P1 2-1
3200
66
1.40
灰岩、低夹燧石
P1 1
3263
63
1.60
页岩夹砂岩、煤线
防漏防卡
C
3303
40
1.37
角砾灰岩、云岩
防喷
S
3320
17
*注:压力梯度即指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打印日期:2009年03月02日
第一章 井身结构的确立及完井方法
一、井身结构设计要求
1、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泥浆污染损害。
2、应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产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
3、钻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泥浆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致压裂上一层套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
4、下套管过程中,井内泥浆液柱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事故。
二、确定套管下入深度和层次原则
不发生压差卡套管。
井内压力最大时(下钻产生激动压力时,井涌关井时),不把裸露的地层压裂(套管鞋处最薄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