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实验室检查.ppt

  1. 1、本文档共1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 增多: 急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感染 严重组织损伤、坏死:如心肌梗死 急性出血:1~2h即升高 急性溶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若5 叶者超过3%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 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若疾病进展过程中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好。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临床意义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轻度左移6% :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 中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重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提示病情严重,机体反应性低下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中毒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见于化脓菌引起的感染 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Dohle体: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1-2μm,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 退行性变:常见者有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等。如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见于严重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可见于衰老细胞 Auer小体:白细胞胞质内红色细杆状物,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多见。 血细胞比容测定(HCT或PCV) 红细胞平均指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毛细血管采血) 红细胞沉降率(ESR) (一)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血液检查小结: 三、你知道什么是核左移?什么是核右移 吗?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在教材P233上去找答案吧,哪位来举个例 帮助我们记住它。 血液检查小结: 四、血液检查中我们还学了哪些检查项目? 作业: 一、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 出血时间 二、简述血液一般检查的项目、参考值及 临床意义。 尿液是泌尿系统排泄的废物。尿液的组 成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可反映身体的血液循 环、内分泌、肝胆功能及代谢情况,尤其能 反映泌尿系统本身的病变。因此,尿液检查 不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方法,也是 其他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第四节 尿液检查 一、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选用适当容器,避免污染。 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标本。特点:标本较浓缩,有形成分结构完整,在膀胱存留时间长(6~8h),激素浓度相对高。 2.随机尿:指随时留取的尿液标本。特点:留取方便,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3.计时尿: 按特定时间留取的尿标本,如3小时尿、12小时或24小时尿。用于蛋白、激素等定量测定 4.清洁中段尿:清洗外阴、消毒尿道口后以 无菌容器接留的中段尿。用于尿菌培养+药敏 试验。 尿液送检:及时送检,一般不超过半小 时,最长夏季不超过1小时,冬季不超过2 小时,必要时冰箱保存。 送检时容器上要核查注明标本种类、 留取时间、加防腐剂的种类等与送检单要求 是否相符。 尿液的物理学检查 尿液的物理学检查一般包括:尿量、颜 色、透明度、相对密度(比重)、气味等。 尿液的化学检查 常用的化学检查 2.尿三胆的检查 (主要用于三种黄疸的鉴别)  病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定量超过1.0g/24h,多见于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球功能正常,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以尿β2-MG、溶菌酶增高为主,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见于慢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病理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