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伍禁忌与药物吸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输液材质与药物吸附 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多为PVC材质输液器。PVC化学名称聚氯乙烯,PVC材料输液器对极溶、易溶、微溶于醇或脂的药物有很强的吸附,这类药物被归纳为醇溶性或脂溶性的药物。同时脂溶性药物还会导致PVC材料输液器中的增塑剂(DEHP)析出,随输液进入人体内。在输注以上醇溶或脂溶性药物时,要选用非PVC材质的输液工具。 * 静脉药物配伍禁忌 与药物吸附 主要内容 药物的概念 二. 药物的性质 三. 药物配伍禁忌 四. 输液材质与药物吸附 五. 怎么样避免发生药物配伍禁忌 一.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指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其配伍禁忌直接影响着输液治疗的效果,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只有掌握一定的药理学相关知识,才能保证用药安全。 二.药物的性质 物理性质 溶解性(包括脂溶性、水溶性、溶解度等) 吸附作用 挥发性 吸湿性 多晶性 旋光性 …… 化学性质 酸碱性 水解性 氧化性 还原性 光 化 …… (一)物理性质 溶解性: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有:药物的极性、溶剂、温度、药物的晶型、粒子大小等 挥发性:指药物由固体或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汽的过程 吸附作用:PVC输液袋对某些药物有吸附作用,吸附的结果能使有效药物浓度降低 若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或破坏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产生毒副反应! (二)化学性质 氧化性:药物分子结构中的不饱和烃、羟基、过氧化基团等功能团容易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转变为饱和烃或羰基等,如维生素C、葡萄糖 还原性:在光、热、酸、碱等条件下,一些羧基化合物可失去羧基而放出CO2, 例如,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脱羧形成间氨基酚,并进一步生成有色氧化产物 若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或破坏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产生毒副反应! 酸碱度:生理情况下,人体血浆pH值为7.35~7.45。当药物pH值超过人体血浆pH值(7.35~7.45)时,血液能将药物的pH值缓冲到正常范围,输注越慢,缓冲得越好 光化:光化是指药物在光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或外观、色泽改变。如硝普钠溶液在光照下很快降解并变色,最终形成氢氰酸和普鲁士兰等 三.药物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也有可能发生目视观察不到的理化改变。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一些液体制剂混合后,尚未给患者输注就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而使药效丧失或引起毒性反应,称体外的配伍变化。 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发生的原因 溶媒组成的改变 酸碱度改变 离子作用 直接反应 盐析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 溶媒的选择 若有自备溶媒则使用自备溶媒。 如腺苷蛋氨酸粉针剂临用前用所附溶媒溶解,不可与碱性液体、含钙离子的溶液及高渗溶液(如10%葡萄糖注射液)配制。 注射剂多以注射用水为制剂溶媒,当使用非水溶酶为溶剂时,由于溶剂的改变会使药物析出。 稀释液应选择与药物相容、并保持稳定的注射液。 时间(h) 5%葡萄糖(%) 10%葡萄糖(%) 生理盐水(%) 0 100 100 100 1 95.43 95.42 100 2 91.06 90.43 99.49 3 84.36 81.66 98.98 青霉素钠在不同溶酶不同时间中含量变化 酸碱度的改变 PH是影响注射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两种药物混合,PH差距越大,配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为酸性,与碱性溶液混合可能引起溶液浑浊或絮状物形成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pH9.5~11.0)与10%葡萄糖注射液(pH3.2~5.5)混合后,pH值改变,磺胺嘧啶结晶析出,进入微血管后引起栓塞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水解反应 例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氨苄青霉素的分解。 直接反应: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的一种成分反应。 例如: 含钙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后,可生成难溶性碳酸钙沉淀。 头孢曲松与含钙盐的输液在中性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合物而产生沉淀。 盐析作用:溶液中加入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例如: 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与甘露醇配伍,可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脂肪乳注射液如与含大量电解质的注射液混配,可因盐析现象而析出脂肪,使乳剂遭到破坏。 氧化还原反应:如:维生素C注射液如与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碱性药物或微量元素注射液混合,易于氧化变色失效。 四.输液材质与药物吸附 为什么要研究药物吸附? *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