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优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东篱 ——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 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 暗香——菊花香气 黄花——菊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六、课文总结 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上阕 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点出了 “愁思”的心境。 下阕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红藕香残玉簟秋”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 围,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基调? 2、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试作简要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荷残席冷、万物萧疏,营造了清凉幽静清新凄美的意境。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渲染了环境凄清的气氛,衬托了作者的孤独闲愁,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伤感的抒情基调。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绵绵愁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 小结 乐曲欣赏: 一剪梅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李清照词两首 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 2、从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 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 一、知人论世: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哀伤、愁怨--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李清照大事记: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