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节职业危害及职业病概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概述 一、我国职业病(职业危害)危害的现状 二、常见职业危害的分类 三、职业病的概念及特征 一、我国职业病危害(职业危害)的现状 (一)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 2010年底,新发职业病27240例,比去年增长 50.3%, 尘肺23812例,比去年增长64.3%,占87.5%。 ●尘肺病发病居高不下,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近几年诊断尘肺病新病例数超过100例的群体性病例报告有13起。 截至2010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76541多例。 (二)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汽车制造、医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 ●我国职业病名单规定的职业病涉及尘肺、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职业性传染病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的工业生产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达133种。 ●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职业病危害也突出反映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 ●中小企业职业病发病率高。2010年职业病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职业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 (三)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在引进境外投资和技术时,一些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企业和工艺技术由境外向境内转移。 ●境内也普遍存在职业危害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 ●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 ●我国有近2亿农业劳动力,其中相当部分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 (四)职业危害后果严重 ●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的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以尘肺为例,潜伏期可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尘肺病、正已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镉中毒等群发性职业病事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农民工家庭因职业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公共安全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些国家以中国的产品残留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为理由,抵制中国产品出口,影响国际贸易。 二、常见职业危害的分类 1、职业危害的概念: 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2、职业危害的分类(来源) (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按其性质分为: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金属及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和农药等。 生产性粉尘:有机粉尘、无机粉尘、混合性粉尘等。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 ◎生物因素 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等 2003年12月23日21时57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一起井喷特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寒冷、炎热、太阳辐射等。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厂房建筑面积过小,械设备安置过密;热源、噪声无隔离;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无毒工段在同一车间。 ◎作业环境空气污染 ※上述各种有害因素随着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的不同有时单独存在,多数情况下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联合存在,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同的特殊影响。 3、职业危害的特点 见课本P4-5 * 2001-2010年我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552 1912 14495 18128 2009年(30省) 760 1171 10829 13744 2008年(30省) 617 600 467 613 265 504 590 759 急性职业中毒 1417 1638 1083 1379 483 882 1300 1166 慢性职业中毒 23812 10963 8783 9173 3166 8364 12248 10505 尘肺病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