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576_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2557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2010-12-21 发布 2011-02-2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GB 25576—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I GB 2557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气相法(氯硅烷在氧氢焰中水解)和沉淀法(包括凝胶法,由硅酸钠溶液与酸反应生 产的)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 SiO2 3.2 相对分子质量 60.08 (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分类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按生产工艺和产品形态分为以下三类: I 类:气相二氧化硅。 Ⅱ类:水合硅胶。 Ⅲ类:沉淀二氧化硅、硅胶。 5 技术要求 5.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要 求 项 目 检验方法 I 类 Ⅱ类 Ⅲ类 色泽 白色 白色或无色透明 白色或无色透明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 组织状态 均匀粉末 无定型颗粒 均匀粉末或颗粒 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 5.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指 标 项 目 检验方法 I 类 Ⅱ类 Ⅲ类 二氧化硅(灼烧后),w/% ≥ 99.3 99.0 96.0 附录A 中A.4 干燥减量,w/% ≤ 2.5 70 5 附录A 中A.5 灼烧减量(以干基计),w/% ≤ 2.0 8.5 8.5 附录A 中A.6 铅(Pb )/(mg/k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mcar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