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元体系油水界面上常见表面活性剂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PDF

多元体系油水界面上常见表面活性剂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体系油水界面上常见表面活性剂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Vol.38 高等 学校 化 学 学报 No.10 2017年10月             CHEMICAL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1804~1812 doi:10.7503/ cjc     多元体系油水界面上常见表面活性剂 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 2 1 1 1 江蓉君 ,罗健辉 ,白瑞兵 ,江  波 ,周  歌 (1.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5;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要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代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代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为代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etaine)为代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及空白实验. 模拟了表面活性剂在油水 界面上的行为,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石油分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石油分子在竖直方向的均 方位移(MSD)、油水界面张力(IFT)、石油层与岩石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石油层的相对浓度在竖直方向的 分布及石油分子质心位置随模拟时间的变化关系等,讨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性能. 结果表明: (1) SDBS,NPE和Betaine分子初始状态下呈近似的规律排列,非极性端部分插入油相中,极性端延伸进入 水相中;随后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表现出聚集趋势,逐渐形成一个外部亲油内部亲水的一个胶束状粒子,粒 子随模拟的进行逐渐融入到油层当中;DTAB从开始的近似规则排列逐渐变为无规排列,但是始终保持亲油 端插入到油相中,亲水端位于油水界面上. (2) 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石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 Betaine≈DTAB<SDBS<NPE. (3) 由质心高度和动力过程中的图像截图分析,表面活性剂洗油效果的顺序为 Betaine>SDBS>NPE>DTAB>None. 模拟结果与实际的驱油结果一致,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洗 油的规律.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油水界面;界面张力;相互作用;洗油效果 中图分类号  O641;O631        文献标志码  A 三次采油技术是中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即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继续开采 [1,2] 地下剩余石油的方法,主要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三元复合驱和微生物驱等 . 表面 [3] 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 不同的油藏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不同,所含原油组成不同, 因此需要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体系. 设计、合成及评价一种新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 而分子模拟方法可以在当前实验条件无法达到的体系下(如高温、高浓度)很好地预测这 [4] 些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相关动力学信息,因而被广泛用于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资源危机感的加重,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通过分子模拟研 究油水界面上表面活性剂的行为研究. 由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发现时间较长,应用面广,相关研 [5~16] [5] 究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