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头损失在工程上的意义 层流:液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线状运动,水流各层或各微小流束上的质点彼此互不混掺。 2.紊流 紊流(turbulent flow),亦称湍流:是指局部速度、压力等力学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不规则脉动的流体运动。 (1)无序性、随机性、有旋性、混掺性。 流体质点不再成层流动,而是呈现不规则紊动,流层间质点相互混掺,为无序的随机运动。 (2)紊流受粘性和紊动的共同作用。 (3)水头损失与流速的1.75~2次方成正比。 (4)在流速较大且雷诺数较大时发生。 实验表明:流态发生转变的临界速度与流体的运动粘度成正比,与管道直径成反比,其比例系数称为临界雷诺数。 【例5.1】某段自来水管,d=100mm,v=1.0m/s。水温10℃,(1)试判断管中水流流态?(2)若要保持层流,最大流速是多少? 【例5.2】有两个圆形管道,管径不同,输送的液体也不同,则流态判别数(雷诺数)不相同。 二、断面的平均流速: 【例5.7】在圆管流中,层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例5.9】 ρ=0.85g/cm3的油在管径100mm,v=0.18cm2/s的管中以V=6.35cm/s的速度作层流运动,求(1)管中心处的最大流速;(2)在离管中心r=20mm处的流速; (3)沿程阻力系数λ ;(4)管壁切应力τ0及每km管长的水头损失。 5-5 边界层理论 一、边界层(boundary layer)的概念 5-5 边界层理论 5-5 边界层理论 二、层流边界层与紊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laminar boundary layer):当边界层厚度d较小时,边界层内的流速梯度很大,粘滞应力的作用也很大,这时边界层内的流动属于层流,这种边界层称为层流边界层。 紊流边界层(turbulence boundary layer):当雷诺数达到一定数值时,边界层中的层流经过一个过渡区后转变为紊流,就成为紊流边界层。 在紊流边界层内,最紧靠平板的地方,du/dy仍很大,粘滞力仍起主要作用,其流态仍为层流,所以紊流边界层内有一粘性底层。 三、边界层分离 边界层分离(separation of boundary layer):因压强沿流动方向增高,边界层内流体从壁面离开的现象称边界层分离。 5-5 边界层理论 四、物体的阻力 粘性流体绕物体表面流动时,物体表面受到的表面力有切应力和压强。切应力在物体表面的合力称为粘性阻力,压强在物体表面上的合力称为压差阻力。粘性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合力就是物体的阻力。 5-5 边界层理论 对于钝形物体,粘性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一般不到5%,工程上的绕流物体多位钝形物体,所以,物体阻力主要取决于压差阻力。 尾流:分离流线与物体边界所围的下游区域。 减小尾流的主要途径:使绕流体型尽可能流线型化。 5-5 边界层理论 最早的高尔夫球 现在的高尔夫球 高尔夫球表面之所以设计有许多小凹坑,其目的是让高尔夫球飞得更远。统计发现,一颗表面平滑的高尔夫球,经职业选手击出后,飞行距离大约只是表面有凹坑的高尔夫球的一半。为了找出最佳发射条件,高尔夫产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对球杆和球之间的撞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撞击通常只维持1/2000秒,它决定了球的速度、发射角以及球体的自旋速度。接着,球的飞行轨迹会受到重力以及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因此,空气动力学的最佳化设计便成为让高尔夫球飞得远的关键。 空气对于任何在其中运动的物体,包括高尔夫球,都会施加作用力。把你的手伸出行驶中的车外,可以很容易地说明这个现象。空气动力学家把这个力分成两部分:升力及阻力。阻力的作用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而升力的作用方向则朝上。高尔夫球表面的小凹坑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增加球的升力。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汽车发明于19世纪末,当时人们认为汽车的阻力主要来自前部对空气的撞击,因此早期的汽车后部是陡峭的,称为箱型车,阻力系数CD很大,约为0.8。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实际上汽车阻力主要来自后部形成的尾流,称为形状阻力。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改进汽车尾部形状,出现甲壳虫型,阻力系数降至0.6。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20世纪50-60年代改进为船型,阻力系数为0.45。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80年代经过风洞实验系统研究后,又改进为鱼型,阻力系数为0.3。 以后进一步改进为楔型,阻力系数为0.2。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90年代后,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未来型汽车,阻力系数仅为0.137。 Moody 图 Moody 图 Moody 图 M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