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PAGE 1  前言 陶渊明出身于官宦家庭,但陶渊明出生时,他的家庭己经衰落,加上他十二岁丧父,以至一生下来就过着贫穷的生活,不仅如此,陶渊明在仕途上不得志,生活中也很不顺心,陶渊明几次徘徊于仕隐之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1](P543)的陶渊明,为了谋得生存的物质,不得不放下他高贵的自尊,先后出为州祭酒、镇军参军,以后又担任过建威参军、彭泽令。义熙元年(405)八月辞去彭泽令后,他一直隐居农村,因而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与农民为伍。逐渐接近社会底层,这使他对农村有更多的了解,对农民有更多的同情。贫困的生活又迫使他不得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且也改变了他对劳动的看法。隐居农村,陶渊明交往的大多是农民,而非达官贵人。长时间的潜移默化,陶渊明的思想和行为,也就少了一些士大夫的文雅与风流,从而多了一份田园的质朴与清新。志不得伸,又促使他接受了道家回归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把田园当作理想王国,把自我融入田园。田园成了他的生活氛围和审美对象。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思想。他受家庭传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入世思想。陶渊明的家世衰微和人生多厄,再加上志性自然的个人气质,促使他亲近道家思想,表现出内道外儒、先儒后道的人格类型。陶渊明内道外儒的人格类型,促使他最后平心静心地接受了田园和田园生活,并且带有几分淡泊与悠然地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氛围。他把自己融入田园中,田园成了诗歌的终极本体。陶渊明在自我的对象化中完成了对田园的描绘,他的灵魂与田园密不可分,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把自己的理想情感都投注在描写之中,因而所有的田园和田园生活都带上了作者浓重的主观情感,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从而抒情说理与记叙描写浑然一体,其诗歌结构是融合浑成的。 本文试图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状况,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HYPERLINK /Art/艺术特色,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一 、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介绍 (一)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东晋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隐逸传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2](P34)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 151-51免费论文网-网-欢迎您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八州都督,曾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但至陶渊明时,家道早已中落,生计极其艰难。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杂诗》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当时他的胸怀。但-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当时,严格区分级的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人的仕途基本上决定于他的出身,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深受压抑。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家世出身对他十分不利。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51-51免费论文网-网-欢迎您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陶渊明生性喜爱自然,在自况的《五柳先生传》中说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1](P543),“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1](P543)。正由于这种性格,“初辞州府三命”,又正因为这种境况,我们的诗人不得不放下他高贵的自尊,为养家糊口,趋俗同流,因而于东晋孝武帝十八年(393)癸巳,出为州祭酒,但很快就“不堪吏职”[3](P69)而辞职回家,“躬耕自资”[3](P69)。第二次出仕,在他三十五、六岁时,为刑州刺史恒玄幕燎。恒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大军阀,专横放扈,陶渊明由于生性耿介,对其厌恶和忧虑,于公元401年冬,借母丧为由,辞官回家,又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晋安帝隆安二年,出仕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晋安帝五年,陶渊明从军幕乞假归家,本年冬,丧母。晋元兴三年起服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任此职前,曾来往于江陵、柴桑两地。晋义熙元年(405)八月补为彭泽令,但又“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4](P678)即曰“解印绶去职”[4](P680),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3](P88),找到了生命的归宿。此时陶渊明已把田园看成理想的归宿,纵情享受农村那种朴素闲适的生活。 51-51免费论文网-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