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曹操短歌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祖国.pptVIP

孟子曹操短歌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祖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曹操短歌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祖国

第三课 孟子选讲曹操短歌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先秦诸子语录(二) 《孟子》选讲 一、学习要求 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 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背诵和理解所选课文重要语录。 二、《孟子》介绍 1、《孟子》编撰者: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弟子、门人,据《辞源》第3232页,古者无别,后汉时亲受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人。) 2、孟子生平,主要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生在战国中期。“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3、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 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对孔子学说的发展。孔子也讲过仁、义,强调仁与礼的结合。 孟子讲的仁,强调仁政,偏重爱民。 而对义,提出了统治阶级本身要做到“大丈夫”的标准,作为具体的道德规范。 三、课文解释 第1则: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本则理解: 孟子已看到当时社会贫富的严重对立,对统治者提出了谴责;要统治者注意不要使百姓受饥饿甚至死亡。 对后世影响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2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本则理解: 孟子要统治者推善及人。我们现在扩大理解,人应该有爱心,要推己及人。 第3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与也。(《孟子·梁惠王下》) 本则理解:在具体措施上,国君要“与民同乐”。后来,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4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本则理解: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中,比较人和最重要。人心所向,人的团结等人的因素,在战争中起重要的作用 第5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富贵不能迷惑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服我的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淫:迷惑。 移:改变。 屈:屈服。) 本则理解:这是孟子设计的理想人格,在这一理论中,强调了人的内心、志气、意志的作用。这里所谓的大丈夫,指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 第6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这样,就可以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本则理解:孟子在修身方面,比孔子有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人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与改造自己,使自己增长才干。可以理解为人的成长过程中应有正确的挫折意识。 又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能生存下去,反之过安逸生活容易使人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对人,对国家都有警示意义。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7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的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 本则理解:在君民关系上,主张“民贵君轻”。 四、孟子文章的特点 1、基本上是语录体,但论述已较充分,比《论语》里的语录有发展,有的已是对话式论辩文。 2、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使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天下可运于掌。对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排比:老吾老……。富贵不能淫…… 参考书目: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1960年版 作业要求: 背诵和理解课文选中孟子重要语录 曹操《短歌行》 一、学习要求 1、理解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见提示) 2、诗人如何把政治性的内容用抒情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参考思考与练习中后三个问答题,答案见提示。) 诗的背景:产生在三国时代 三国争统一,既是互相之间的军事斗争,也是一场争夺人才之争。 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 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 曹操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 。 《求贤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