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钩异翅长蠹的检疫鉴定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DOC

双钩异翅长蠹的检疫鉴定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钩异翅长蠹的检疫鉴定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PAGE PAGE 4 《鳄梨蓟马检疫鉴定方法》编制说明 1 目的意义 鳄梨蓟马(Scirtothrips perseae Nakahara)是一种毁灭性的植物害虫。该虫最早分布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后传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据报道,该虫对当地的哈斯鳄梨、墨西哥油梨等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约有80%的种植果园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现今大约有95%的果园受到此虫的为害。该虫主要为害鳄梨树上未成熟的果实和叶片,并在上面产卵。通过高密度分布的幼虫和成虫取食造成果实和叶片脱落,最重要的是取食果实后造成大量的“疤痕果”,严重影响并丧失鳄梨的经济价值。许多国家也已将其列为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可随果实或植株的调运作远距离的人为传播。截至目前该虫还未在上述国家以外的地区爆发,但已有扩展蔓延之势。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鳄梨等优质水果。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加强检疫工作,把好入境检验检疫关,杜绝鳄梨蓟马传入我国;同时,应尽快制定鳄梨蓟马检疫鉴定方法的行业标准以满足口岸植物检疫工作的需要。 2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关于下达2011年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认科函[2011]54号),《鳄梨蓟马检疫鉴定方法》被列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编号为2011B209,该项目由珠海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3 标准主要内容的制定依据 3.1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传带的鳄梨蓟马的检疫和鉴定。 3.2标准采用的原理 鳄梨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硬蓟马属(Scirtothrips)。为过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有4个龄期,1、2龄能活动和取食,但3、4龄若虫不取食,只是可自主移动,实际上是一种拟蛹阶段,其中3龄若虫具有发育完好的胸足,具有翅芽和发育不完全的触角,身体变短,触角直立,少动,又称为“前蛹”,4龄若虫具有发育完全的触角、扩展的翅芽及伸长的胸足,称为“蛹”。20℃~30℃下,从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为15天~21天,雌成虫寿命一般不超过10天。 鳄梨蓟马若虫和成虫用锉吸式口器穿刺或锉伤叶片和幼果,吸食汁液。叶片受伤害,呈杯状,叶脉间呈青铜色,严重时提前脱落;幼果受伤害,呈斑点与疤痕,随果实增大而扩大,受害严重时,整个果实表面布满网状疤痕,外观极似“鳄鱼皮”,果肉颜色则始终呈绿色,果实不再发育成熟。 鳄梨蓟马成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症状为制定其检疫鉴定方法提供了依据。 3.3 现场检疫 鳄梨蓟马可随果实或植株的调运传播扩散,在分布区内,几乎所有鳄梨植物及其果实均有夹带该虫的可能。鳄梨蓟马的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植物,主要是为害嫩叶和幼果,也可为害花萼等部分。它以锉吸式口器穿刺或锉伤植物组织,吸食汁液。叶片受伤害,呈杯状,叶脉间呈青铜色,严重时脱落;果实受伤害,呈斑点与疤痕,严重时,整个果实表面布满网状疤痕,外观极似“鳄鱼皮”。 鳄梨蓟马若虫和成虫通常藏匿在叶面和叶背、枝条、幼果、花萼的隐蔽处,受惊后四散逃走,成虫还可起飞。 现场检疫可依据鳄梨蓟马上述特性及为害症状开展工作。 3.4 鉴定 本标准采用了目前研究得比较系统的形态分类学原理作为鉴定依据。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资料,对硬蓟马属、鳄梨蓟马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3.5 结果判定 鳄梨蓟马属过渐变态,一生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在检疫过程中三种虫态都可能遇到,但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在同属不同种之间差异较小,目前较少作为鉴定依据,而成虫的形态特征种间差异较大,是分类鉴定上的主要依据。因此,鉴定时以成虫的形态特征作为结果判定的依据,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描述可作参考。 4 采标情况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鳄梨蓟马的检疫鉴定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在制定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资料,采用国内外最新、最权威的技术指标,对相关参数进行验证,并与国内的有关昆虫分类专家进行了交流,确保了本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 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制定。 6 技术经济论证 鳄梨蓟马由于虫体微小,且高繁殖性,又生活在枝、叶、果等隐蔽处,其卵产于植物组织中,所以化学防治难以奏效,这是许多国家将其列为检疫对象的重要原因。该有害生物在分布国家或地区为害严重,但我国在进境植物检疫中较少截获。本标准规范了鳄梨蓟马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方法科学、快速准确、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