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可编辑
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文言文虚词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虚词,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多种用法,多种解释,乃至分属几类词性。
2、使用频率比实词高。有些常用虚词,在一篇中会出现多次,例如我们常说的“之乎者也”。
3、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通常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4、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虚词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仍在白话的某些特定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种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之
代词
“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这是我们最熟悉的用法。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它(们)”。
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这个“之”代的就是曹刿,翻译过来就是“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这个“之”代指这件事,这里相当于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
也可以当指示代词用,相当于“这”。
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里的“之”就是翻译成“这”。这句话等于说:权衡这两种计策,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来承担理亏的后果。
助词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我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意义。
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音节助词。用来调整凑足音节,没有意义,只表停顿。
例: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何陋之有?(《陋室铭》)这句话翻译过来应该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等于说:宋有什么罪过呢?
⑤结构助词,用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等于说: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动词。可以译为“到,往”。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这里的“之”就是动词,整句话等于说“(陈涉)停止耕种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而
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实在要翻译的话可以解释成“又”。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这里等于说: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茂密的人是苏东坡。
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也可不译。
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翻译过来就是:尉官拔剑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掉了尉官。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递进关系,表示“而且,并且”,可不译。
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修饰关系,可以译为“着”“地”。
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这里的“笑而止之”就是笑着劝止的意思。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终日而思”,等于说整天地思考。
⑥表假设。这个用法不是太常见,但是必须掌握。等于说“如果,要是”。
例: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这句话等于说:我小心翼翼地起来察看自己的罐子,如果我抓到的蛇还在罐里(没逃走),就放心地再躺下休息。
代词。通“尔”,你的。
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通“尔”,“尔翁”等于说你爸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的!
音节助词。比方说俄而、既而(都是“一会儿”的意思),而已(相当于罢了)。
以
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当于说:因为蔺相如功劳很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这里的“以”译为“按照”,“以其道”,即按照正确的方法。
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用法,翻译过来是“以……的身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