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设计与施工4..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L水库枢纽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 TL水库位于QL河上,控制流域面积5 060km2,占全流域的80%。QL河水量充沛,但年内及年际的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必须兴建大型的控制工程进行调节,丰富的水资源方可得到充分地利用。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提供水量,结合引水发电、水面养殖、洪水错峰等,可以综合利用。供水原则是:在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的同时,对农业也给予一定的重视,特别是移民迁建灌区用水应优先保证。 枢纽工程在三个坝址选择了二条坝线,二种坝型。I83坝线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红层”坝线采用当地材料坝。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坝、泄水设施及电站等。枢纽工程的推荐方案为I83坝线混凝土坝方案(见坝址位置图1)。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按设计规范规定,水库枢纽工程属大(一)型。主要建筑物按一级设计,辅助建筑物按三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四级设计。 1.2 基本资料 1.2.1气象 全流域属于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降水量约700mm,且多集中在夏季七、八两月。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日温度变化较大。离坝址较近的气象站实测最高气温39℃。全年无霜期约180d,结冰期约120d,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冰厚为0.4~0.6m,岸边可达1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3.7m/s,水库吹程为 图 SEQ 图 \* ARABIC 1 坝址位置图 1.2.2水文分析 (1) 年径流:QL河流域水量丰沛,年径流主要由年降雨产生。年径流在地区与时间上的分布与年降水基本一致。 径流在年际间变化悬殊。根据实测资料,1956~1982年的27年中,丰水年1977年来水量达21.34×108m3,枯水年1981年仅1.667×108m3,相差19.37×108m3,约合12.8倍,且丰、枯水年常连续发生。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6×108m3。 (2) 洪水:洪水一般由暴雨形成。本地区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地面坡度陡,洪峰陡涨陡落。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为3~5d。洪水具有峰高量大的特点。 本流域洪水多发生在七、八两月,出现在七月的占34%,出现在八月的占66%。多年平均6~9月洪量占年径流量的70%左右,三天洪量占六天洪量的70%以上,大水年尤为集中。如1962年最大六天洪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达70%。 由频率分析法求得不同频率的洪水结果,见表1。 表1-1 洪水计算成果表 项 目 洪峰流量/(m3.s-1) 洪量/10 1d 3d 6d 30d 特 征 值 均 值 2 000 1.40 2.20 2.80 5.37 CV 1.35 1.35 1.35 1.25 1.00 CS/CV 2.50 2.50 2.50 2.50 2.50 频 率 (%) 0.01 32 040 22.43 35.24 39.96 55.40 0.02 29 600 20.75 32.65 36.90 51.50 0.1 22 480 15.74 24.73 28.34 40.50 0.2 19 680 13.78 21.65 24.92 36.20 0.5 16 000 11.23 17.60 20.41 30.40 1 13 280 9.30 14.50 17.14 26.10 2 10 680 7.48 11.75 13.92 21.70 5 7 360 5.15 8.10 9.80 16.20 10 5 000 3.50 5.50 6.83 12.10 20 2 920 2.04 3.21 4.17 8.18 (3) 泥沙。流域植被较好,泥沙来源在地区上分布和洪水在地区上的分布是一致的。泥沙在年内分配比径流更集中。汛期输沙量约占年输沙量的95%,而汛期沙量又都集中在几次大洪水中。年际之间沙量变化悬殊。由统计分析得知,坝址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86×104t,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762t/km2,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0kg/m3。从泥沙的组成情况来看,泥沙颗粒较粗,中值粒径为0.075mm,淤沙浮重度为9kN/m3,内摩擦角为1.2°。 1.2.3 工程地质 (1) 区域地质 该水库库区属中高山区,构造剥蚀地形。QL河在本区内河曲发育,侧蚀能力较强,沿河形成不对称河谷,由于构造运动影响,河流不断下切,于堆积岸形成阶地,侵蚀岸形成陡岸。组成本区地层计有:太古界、下元古界、震旦系、侏罗系及火成岩侵入体和第四纪等,其中分布最广的为震旦系地层。以太古界、震旦系、侏罗系三者与工程关系密切,为库区的主要岩层。 (2) 地质构造与地震 本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