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京大学高小方).docVIP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京大学高小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京大学高小方)

PAGE PAGE 10 《古代汉语》 南京大学 高小方教授 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一) 一、四多 多读:精读100篇(章);多记: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多查:严谨查字典辞典; ? ? ? 查史料、语料:《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汉语史语料学》 多译; ◇ 字典辞书 世界上的书可分为两类:·阅读书:供阅读;·工具书:供查检; 工具书包括: ·字典、辞书 ·综合性辞典 ·专门辞典(如成语辞典、俗语辞典、人名辞典、地名辞典); ·索引 ·目录 ·年鉴 ·手册 ·图谱 二、最常用的字典辞书分类: (一)查文字 1、《新华字典》:随身带(周祖谟),万千余字,兼顾一些文言音义; 2、《康熙字典》:案头摆,四万九千余字,可解决冷僻字,反切法; 推荐上海书店影印本(附四角号码); 3、《说文解字》:放枕边,经常翻。(东汉)许慎,以六书的条例分析九千余汉字的本义,首创部首法(五百四十部首),反切由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切语; 推荐影印大徐本(徐铉)/ 小徐本(其弟徐锴); 4、《经籍籑诂》(籑zhuàn/纂zuǎn)(清)阮元,主持收录清以前各种古字义字典,万三千余字; 5、《古代汉语字典》,张双棣(王力弟子)、陈涛; 6、《经典释文》(唐)陆德明,黄焯校勘;易、书、诗、三礼、三传、孝、论、老、庄、尔雅共十四部难字难词的注释书; 7、《汉语大字典》五万四千余字; 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二) (二)查词语(包括查人名、地名、书名、事件名、查百科词语、自然科学名词) 1、语词 《辞源》1840年前的语词和百科词语; 《辞海》 语词偏于古,百科词语偏于今; 《现代汉语词典》1840年以来→还在使用着的、新出现的语词; 以上三本构成了一个互补的小系统。 《汉语大词典》十二巨册、三十七万条,古今打通的语词词典;通过汉语大词典可以找到某个词最早的踪迹,但其溯源工作做的并不好。 2、单音虚词 《助字辨略》(清)刘淇;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疑难虚词六百个; 一声之转,清代学者用的术语,两个字或几个字声母相同、意思相通,例:但、徒、特,声母相同(定母d)、意思相通(只); 《词诠》杨树达,特点是标出词性; 《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又总结并补正刘、王、杨诸书; 如“以啮人,无愈之者。” 以,(假设连词)如果; 3、复式虚词 邱永安《文言复式虚词》; 4、唐诗宋词元曲 特殊词语的: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五百余条; 5、人名 《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 上海商务 1921年出版 首上古至清末中国人名四万余条,但缺点是不注生卒年。 6、地名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7、书名 《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古今词义的变化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词汇变化最为迅速。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有三种情况: (一)基本词汇的意义古今基本相同,如马、牛、山、水、日、人等。 所概括的客观对象本身有变化: 梯,木阶也,但今日有其他材料做成的梯; 义项有增减: 三,①确数三?②几(今不用); 右,①右边?②保守(今增)。 (二)由于文字假借、词义引申等原因,少量的一般词汇意义古今完全不同。 绸:(古)缠绕??,(今)丝绸; 该:(古)完备(赅)?,(今)应该。 (三)大量的一般词汇意义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同中有异。 二、古今词义发展演变的五种情况 (一)词义扩大 江(最初是长江的专称)。 河(最初是黄河的声称)。 皮(古代指带毛的兽皮)。 菜(宋以前专指蔬菜)。 醒(原指酒醉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酒醒了)。 (二)词义缩小 金:在先秦泛指金属,铜铁等;现专指黄金。 瓦:古代泛指陶器,现在单指盖在屋顶妨雨水的瓦。 亲戚:古代不单指外亲,还可指父母等家人。(司马迁时代尚如此)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丈夫:古代泛指男子。 (三)词义转移 汤:古代指热水。 脚:本指小腿(胫),后指足。(汉) (四)色彩改变 犯:本指发起攻击。中性-贬义。 谤:原指公开评议。中性-贬义。 爪牙:原指武臣。褒义-贬义。 喽啰:原指健儿。褒义-贬义。 牺牲:古代是名词,中性,祭祀用牲畜。今作动词,含褒义。 (五)义项增减 爱:①亲爱、疼爱? ? ? ②爱惜、吝啬(今减)。 狱:①官司,案件(今减)。 ? ??②监狱。(汉) 快:①愉快。 ? ? ②迅速。北朝民歌:快马须健儿(后增)。 劝:①鼓励(今减)? ? ? ②劝说(叫对方做什么) ? ? ③劝阻(叫对方不要做什么,后增)。 结语1: 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时代不同,词义就可能有变化。 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敏感地注意到词义的时代差别问题,不要以今例古,也不要以唐例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书,做好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工作。同时,这对于词义学本身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语2: 如果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