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olicy Brief No. 2018.007 May. 15 2018 刘东民 sunshine_ldm@126.com 刘鹏辉 liu_penghui@163.com 区块链的金融应用* 有人说,未来的世界是三个,现实世界、互联网世界和区块链世界。从目前看, 这一判断显得有些夸张,因为当前大部分的区块链应用场景,要么存在技术瓶颈,要 么实际应用价值有限。但是,区块链的发展空间确定是巨大的。作为后互联网时代的 新型底层信息技术,区块链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且信息不可篡改的价值互联网,在传 统的中心化中介机制之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信任机制,从而可能对经济与社会系统的 运转、政府管理乃至全球治理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区块链在金融体系的运用,被 多数人认为是区块链较为可靠且很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之一。 一.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技术优势 区块链技术本身所具备的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编程开源、点对点高效传输 以及隐私保护能力,与金融对安全性、可追溯性、交易便捷性以及匿名性的迫切需求 高度契合,这就使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体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 金融业需处理大规模价值的流通,对风险极端厌恶,故对价值信息的可靠性、稳 定性以及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有刚性要求。目前金融领域普遍采用中心化中介系统, 其通过控制交易双方的个人信息、资产信息、交易记录,以中介担保交易的方式实现 了安全性要求。然而中心化中介存在两大问题。首先,中心-外围结构的金融系统无 * 刘东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副研究员;刘朋辉,中国社会 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研究助理。本文已在 《财经》发表,略有删改。 法从根本上解决内在脆弱性问题。一旦中心化机构遭受攻击(包括网络攻击和物理攻 击),整个金融系统就有可能崩溃。现代金融体系对中心化中介模式的普遍依赖性, 造成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其次,中心化中介也无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可 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通过篡改、隐瞒信息汲取非法收益。中心化金融体系的系 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极大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成本,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则通过其在信息记录方式上的创新,打破了传统中心化中介思想,为 建立更加安全、可信、高效、韧性的分布式金融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区块链技术的 去中心化特征,使得任何单一金融节点都不具有垄断性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心化 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金融账户信息在价值流通的过程中不再由单一中介审核而是 由多个账户审核并记录,使价值流通记录不会被肆意篡改。区块链平台在账户建立时 虽然需要足够的隐私信息作为身份验证,但由于市场中有多个审核者,用于构筑信任 机制所需的账户信息大幅减少,故在加密算法的帮助下区块链可以保证金融交易流程 中的匿名性,避免了隐私泄露。区块链技术通过共识机制及智能合约等手段,对价值 信息生成的格式以及所需条件进行规范化,保证了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区块 链技术本身属于开源技术,因此仍可以采用中心化规则制定流程。换言之,区块链的 去中心化程度是可调整的,在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建立“规则制定有中心、系统运行 无中心”的区块链系统,从而保证规则的可调整性和监管的可操作性。 二.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虽然在金融领域具备显著优势,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两大挑战:“不可能三角”及其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潜在冲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