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前溪与凤山溪各自排洪-国立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
頭前溪河口段河道變遷及防護策略之研究 民國64年前省水利局責成規劃總隊(水規所前身)辦理頭前溪治理規劃,並於71年完成治理基本計畫(斷面6至68),74年核定公告。另民國80年重新檢討並核定公告河口段治理基本計畫(斷面0至6)。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於民國98年再次檢討本河口段之治理計畫,經過審慎評估以及多方協調溝通,確定本河口段之治理計畫,並於同年修正核定公告。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於民國98年委託交通大學辦理「頭前溪與鳳山溪匯流河口段變遷研究」,提出(1)現況布置 (2)基本治理計畫布置 (3)第二河川局實施計畫布置 (4)維持河口左岸處之凹灣 (5)頭前溪與鳳山溪各自排洪 (6)河口左岸堤線配合新竹市都市計畫往南調整 (7)維持河口左岸凹灣並挖除北寮嶼等七個方案進行評估,以方案七最佳。 (一)研究流程: CCHE2D-Coast水理輸砂模式 本研究之規劃方案,頭前溪河口段治理工程包括河道疏濬作業、浮覆地填築作業、新建苦苓腳堤防工程、新建舊港島環島護岸工程等。 本研究各方案布置進行二維水理模擬,模擬結果顯示本河口段受到潮汐、風浪及洪水交互長期時間作用下,北寮嶼仍呈現微幅淤積,右股流路仍呈現較為嚴重之淤積,惟方案三之分水堤長度及角度大於方案二,分洪效果較為明顯,使得方案三之淤積程度較方案二輕微。 本計畫擬定兩種不同角度及長度之分流工進行二維水理分析,分析結果以採用第三方案(L=340公尺)可得較佳之效果。 本計畫規劃之分流工雖經二維水理分析,惟數模分析之模型建立仍有其限制,無法完全模擬透水性構造物之特性,建議可進一步依研究規劃方案辦理水工模型試驗進一步驗證。 水利處第二河川局(2007),「頭前溪流域輸砂與河床沖淤穩定研究(1/2)」,台灣新竹。 台灣省水利局規劃總隊(1982),「頭前溪治理基本計畫」,台灣台中。 台灣省水利局(1991),「頭前溪河口段治理基本計畫(大斷面六至河口)」,台灣台中。 李國川(2003),「新竹海岸地形之變化特性及其與風速相關性之研究」,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建立波潮流與海岸變遷模式4/4」,台灣台中。 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05),「頭前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規劃」,台灣新竹。 Bouws, E., Gunther, H., Rosenthal, W., and Vincent C. L. (1985), “Similarity of the wind wave spectrum in finite depth water, 1-Spectral form.” J. Geophys. Res., 90(C1), 975-986. De Vriend H.J., Zyserman J., Nicholson J., Roelvink J.A., Pechon P., and Southgate H. N. (1993), “Medium-term 2DH coastal area modeling”, Coastal Engineering, 21 (1-3), 193-224. 方案三 方案二類似,主要差異在於布置分水堤之長度,其長度及頂部高程分為350m與6.8m 波高及平均波向 水位及流場 底床變化、底床高程 本計畫 1 1.北寮嶼淤積嚴重,不過淤積面積較本計畫方案二少 2.舊港島右股流路呈現回淤現象 短期模擬(100年重現期距洪水,29小時) 1.右股流路疏浚 2.北寮嶼疏浚 3.設置苦苓腳堤防 4.舊港島設置分水堤350m 5.其他河段疏浚至EL-1.0m 河口左岸堤線配合新竹市都市計畫往南調整 本計畫 方案三 2 1.北寮嶼淤積嚴重 2.舊港島右股流路呈現回淤現象 短期模擬(100年重現期距洪水,29小時) 1.右股流路疏浚 2.北寮嶼疏浚 3.設置苦苓腳堤防 4.舊港島設置分水堤250m 5.其他河段疏浚至EL-1.0m 河口左岸堤線配合新竹市都市計畫往南調整 方案二 3 1.北寮嶼呈現侵蝕 2.舊港島右股流路呈現淤積現象 短期模擬(100年重現期距洪水,29小時) -- 維持現況 本計畫 方案一 方案優先次序 河道沖淤結果 模擬情境 工程布置 說明 方案別 頭前溪河口段水理分析結果比較 * * 舊港島低度保護減災階段 工程方法 非工程方法 舊港島警戒水位及其設站位置 連結頭前溪洪水預報系統 規劃避難場所、路徑與時間 舊港島適度保護之防災、減災、救災規劃 * 工程內容 右股流路疏濬 北寮嶼清淤 新建苦苓腳堤防 浮覆地填築 舊港島環島護岸 分水堤 規劃依據 設計原則 依最新治理計畫線布置 苦苓腳堤防設計標準採Q100=8,400cms 舊港島環島護岸設計標準採20年重現期距洪水 環島護岸二工區 環島護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