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诊治进展和中医辨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孤独症诊治进展和中医辨证

孤独症的诊治进展与中医辨证 第一部分 孤独症的诊治进展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 概念:是发生在婴儿期的一种较严重的特殊的精神障碍。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可伴有明显智能减退。 所谓孤独三联症。 引言 1943年美国leo Kanner首次报道 我国于1982年由陶国泰首先报道4例 以前多数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智力缺陷 至1980年归为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PD) 在PPD中表现最严重。 流行病学 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 美国发病率由1985年前的4-5/万增加至10-20/万。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均有发现。 我国福建省报道3~14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0.28/万。 专家估计,我国目前约有50万本病患儿。 男:女患病率约为4:1,女性症状重,智能水平也较低。 同胞间患病率由3%增加至7%,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临床表现 交流障碍 语言障碍 kanner三联症 刻板行为 智力、感知觉、情绪异常 孤独三联症: (1)孤独。不能与人沟通和建立情感关系,对别人的关怀和爱抚没有反应,对亲人、陌生人和无生物的反应一个样,回避与人目光接触。 (2)言语障碍。学习和使用语言有障碍,甚至几乎没有语言。与此相联系,非语言的交际也有缺陷,缺乏模仿能力,不会玩玩具,似乎没有想像力。(3)刻板的同一性。倾向于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从事同一种单调的动作或游戏,如果加以改变,患儿会表现出痛苦不安。 主要症状 交流障碍: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障碍 社会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智力异常:70%左右智力落后,10% 智力超常。 感觉异常 多动,注意力分散行为:常被误诊为多动症 其他:运动特征包括脚尖行走,张力过低和关 节松弛 理解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Rutter将孤独症的主要特征归纳为:(1)缺乏社会兴趣和反应; (2)语言障碍; (3)异乎寻常的动作行为; (4)起病于出生后30个月内。 临床症状:1 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孤独症病儿婴儿期就出现对人缺乏兴趣,缺乏相互性人际交往,表现为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谊。 临床症状: 2 语言交流障碍:在孤独症中表现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1)非语言交流障碍;(2)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3)语言内容、形式的异常。 临床症状:3 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格式和仪式性强迫性行为:(1)兴趣狭窄和不寻常的依恋行为;(2)日常生活习惯不愿被改变;(3)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 临床症状:4 感觉和动作障碍:病儿对痛疼和外界刺激麻木,而对光线、噪音又会特别敏感,感觉麻木和敏感可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坐不住、动不停、眼飘忽、难集中、怪姿势、莫名苦笑。 临床症状:5 智能和认知障碍:孤独症病儿的智能约有50%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约25%处于轻度低下水平,25%可保持正常。在象征性、抽象思维和逻辑程序的测验上较差。 临床症状:6 其他特征:呈现情感平淡,或与境遇不相称的情感过分或不恰当。 诊断 目前在我国误诊率极高。 诊断通常是在3岁以内儿 童中作出的。 家长对患儿在婴儿期的异常反应未重视。 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 参照1994年美国DSM-IV CCMD-2-R可以获得诊断。 CCMD-2-R诊断标准: 1、通常起病于3岁(36个月)以内。 CCMD-2-R诊断标准: 2、人际交往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①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不能与别人(包括父母亲)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 ②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③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④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⑤遇到疾病或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CCMD-2-R诊断标准: 3、言语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①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呀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来代替言语的倾向; ②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而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③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④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⑤2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2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CCMD-2-R诊断标准: 4、兴趣和活动异常,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1项症状: ①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日期、广告、气象报告等); ②对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