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证2. 饮食停滞 主证:呕吐酸腐,吐后得舒。 伴随证: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臭秽。 苔脉:舌苔垢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处方:保和丸 实证3. 肝气犯胃 主证:呕吐吞酸,嗳气频频。 伴随证:胃脘不适,胸胁胀痛,每遇情志刺激、情志波动而症重。 苔脉: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处方: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 实证4. 痰饮内阻 主证:呕吐痰涎清水。 伴随证:脘闷不适,头眩心悸。 苔脉: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处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虚证1. 脾胃虚寒 主证:饮食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 伴随证: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 苔脉:舌淡脉濡细。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处方:理中丸。 针对三种不同水肿 * 饮 证 概 述 一 定义 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病证。 二、历史沿革 1 《内经》论 ‘积饮’ 《素问·六元正记大论篇》 :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湿淫所盛…… 民病积饮…… 。”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 … 饮发中满,食减。” 二、历史沿革 2 《金匮要略》论 ‘痰饮’ 首创 ‘痰饮’ 病名。 广义痰饮是诸饮的总称,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伏饮等。 窄义的痰饮专指饮留肠胃。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 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二、历史沿革 3 《千金要方》论 ‘痰饮’ “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 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者; 三曰痰饮,水在胃中; 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 五曰流饮,水在胃肠,动摇有声。” 二、历史沿革 4 《儒门事亲》论 ‘痰饮’ 病因有五: “有膹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 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有热时伤冷而得之者。饮 证虽多,无出于此。” 治疗观点: “治病有先后,不可乱投,邪未去时,慎不可补也, 大邪新去,恐反增其气,转甚于未治之时也。” 认为: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 二、历史沿革 5 《景岳全书》论 ‘痰饮’ “ 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 但治其风火,风火清而痰自息也。如因虚因实而生痰者, 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未闻治其痰,而风火 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 因痰而致也。故内经之不言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 痰为病之标耳。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 竞不知所以为痰,而痰亦因何而起。” 提倡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二、历史沿革 6 程门雪论 ‘痰饮’ 《金匮》痰饮,着重在饮,后来发展,着 重在痰。一切怪病多生于痰,认识痰饮, 是辨证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三、范围 (类似于) 痰饮:胃潴留、幽门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 悬饮: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 炎等。 溢饮:?心性水肿?肾性水肿? 支饮: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病因病机 病 因 外感:六淫(风寒湿暑燥火),疬气,秽气 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情志,房劳,病理 产物 体虚:老年,宿疾,久病,劳役、它病,先 天不足 病 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胃 脾 运化布散水谷精微 肺 通调水道, 敷布四肢百骸 肾 蒸腾气化, 主司开合 膀胱 尿液 饮 食 水 谷 病 机 正常生理: 三焦者,决渎之官。 肺主治节,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 肾主开合,分清泌浊,主蒸腾气化。 病 机 基本病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节,体虚劳役(体质 虚弱)。 总的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三脏运行水液功 能失调。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要。 病理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而中阳素虚,脏器 不足是主要病理基础。 辨 证 论 治 一.辨证要点 辨部位:区别哪一种饮证。 辨虚实:即分清虚实之主次。 二.类证鉴别 辨 证 论 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实证 虚症 有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春季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pdf VIP
- 《美味凉菜我调制》小学二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趣制标识校园行》小学二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天润乳业的营运能力分析.docx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Section A(1a-1d)课件.pptx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doc VIP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春季版).pptx
- 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与学习效率的认识.doc
-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漆扇-团建拓展家庭日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