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书记典型材料_经验材料的写法
第一书记典型材料_经验材料的写法
第一书记典型材料_经验材料的写法
第一书记(2)典型材料范文(1)经验材料的写法(1)
心系民情办实事带头致富谋发展
记三二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建同志
刘学建,1959年12月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1986年1月入党。从1989年到现在一直任平川镇三二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刘学建同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处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勤劳质朴,廉洁自律,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打造出文明、民主、和谐的三二村。
平川镇三二村地平川镇西面,有9个村民小组,364户,1504
多人,3900多亩耕地。2009年三二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19.8万元,人均收入5046元,是全县闻名的现代设施农业、土地流转示范村。
三二村在平川镇经济发展并不突出。1989年刘学建同志当选三二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三二村是当时全乡10个村中经济收入比较差的一个村。刘学建在当村书记以前,只是一个普通农民,面朝黄土被朝天,曾经当过三二村村文书。后来当选为三二村村支部书记后,为了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维持好三二村的社会稳定,他每天如履薄冰,时刻以民生为己任。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几年来,李书记始终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权为民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
借民力,筑村路,他不辞劳苦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解决行路难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刘书记创新思路,发出请柬,召集在外工作人员召开了三二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聚会,会上他代表村两委汇报了几年来的变化和远景规划,鼓励大家建言献策,并为家乡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的感召下,短短几天内就集资十万余元。这次筹资为村里修成南北路3条,东西路2条,共1500米平整宽敞的柏油马路,而他却瘦了十多斤。2006年至2009年,在他的努力下,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协调外部资金和集体筹资,又分别对村里3条南北干道和6条东西道路进行了集中硬化。现在,三二村道路已四通八达,3000多米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令老少村民交口称赞,远近村邻刮目相看,但他却没有丝毫满足。
强农基,促发展,他阔步向前
高产不高产,农田基本建设是关键。村里有将近4000亩土地,老井因常年淤积,水位连年下降,几乎成为枯井,根本无法抽水灌溉,村民怨声载道。可没有钱,又能怎么办,刘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刘书记果断决定,采取农户出资、集体补贴的办法进行。农村工作没得巧,深入一线是法宝,为了做好村民工作,他事必躬亲,走东家,串西家,挨家挨户做工作,他的真诚打动了乡亲,大家主动配合村党支部工作,当年就修复配套5眼,架设输电线路2600余米,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仅靠村民的力量是微薄的,刘书记太了解群众的难处,他只能把困难留给自己,经多方联系,积极争取,他获得了农业综合开发三千亩的项目工程。当年冬至次年春,三二村一举新增变压器2台,打机井6眼,修复老机井15眼,改良土壤255亩,修建配套涵管桥13座,配套微灌15亩,架设输电线路0.5公里,扶持蔬菜生产协会1个。同时在项目区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垄膜沟灌、有机质无土栽培等技术培训,培训劳动力700多人次,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000多亩。这些项目的建成、措施的实施为本村农田旱涝保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群众们满意了,刘书记也笑了。目前,三二村四轮车、三马车已经基本普及,各种大、中型农用机车四十余台,夏收秋种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玉米制种产量连年提高,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敢创新,能决断,他敢为人先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2006年前后,刘书记前后去山东寿光、华西村、长江村、永联村等地参观学习当地现代设施农业的相关情况。回来后他贷款3万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率先在荒漠区建立了一座高标准日光温室,由于缺乏种植及相关经验,第一年的收入并不好,后来在自己的认真学习和实践下,2007年他的单棚收入达2万多元,加上玉米制种和其他收入,2007一年的收入达3万多元,在全村、乃至全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收入增加了的刘书记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他积极动员村上兴建日光温室,同时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在日光温室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他联系河西学院王教授等人到村上向广大种植户,讲授种植经验,同时抓住县政府、镇政府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这一有利时机,不辞辛劳,督促广大种植户投入到了学习实践的工作当中,使广大群众学到了种植大棚菜的真
技术。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在全村农户的努力下,全村两年来共兴建日光温室近百座,改变了过去玉米制种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展到目前,农民兴建大棚的情绪高涨,像吃了定心丸,更加坚定了发展日光温室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他又一次成为了三二村敢吃螃蟹第一人。2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