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提灭火筒训练课程的器材保养以及导师资历指引引言为-香港消防处
手提灭火筒训练课程的器材保养以及导师资历指引
引言
为增进市民的消防安全知识,个别培训机构时有举办基本防
火训练课程,内容包括使用及保养手提灭火筒的方法。本单
张就手提灭火筒训练课程的器材保养以及导师资历提供指
引,以供培训机构参考。有关指引旨在保障导师和学员的安
全,并确保教学质素。
器材保养
一般而言,使用保养良好的手提灭火筒是安全的,但如有关
灭火筒保养欠妥或已损坏,便可能会泄压或爆裂,令部件弹
射,导致使用者受伤或死亡。因此,为了导师及学员的安全
着想,切勿使用保养欠妥的灭火筒作教学或训练用途。
培训机构营办者有责任保持作训练或教学示范之用的手提
灭火筒时刻在良好操作状态,以及每 12 个月由一名注册消
防装置承办商检查该等手提灭火筒至少一次;另每 5 年应依
照厂方说明就筒身进行水压试验一次。此外,注册消防装置
承办商必须于竣工后 14 天内,向要求进行工程者发出证明
书,并将证明书副本送交消防处处长。
参考法例:
香港法例第 95B 章《消防(装置及设备) 规例》第 8 条订明,拥有
装置在任何处所内的任何消防装置或设备的人,须保持该等消防
装置或设备时刻在有效操作状态;及每 12 个月由一名注册消防
装置承办商检查该等消防装置或设备至少一次。任何人违反该条
文,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第五级罚款。
课堂培训开始前,导师应检查所有教学用的手提灭火筒表
面,当中须特别留意筒身隐蔽处。倘若发现有关灭火筒并无
1
贴上有效保养标签,又或表面已有损毁或锈蚀,切勿使用。
如对筒身状况有怀疑,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交由合资格的
第 3 级注册消防装置承办商检验。
所有用于培训的手提灭火筒,使用后应交由合资格的第 3 级
注册消防承办商检验并予补充。
有关各种灭火筒的适当用途及保养方法请参阅 《防火通告第
十一号》,该通告可于以下网址下载:
http ://.hk/sc/source/notices/
Fire_Protection_Notice_No_11.pdf
导师资历
手提灭火筒训练课程的导师应具备适当的资历,详情如下:
(1) 手提灭火筒使用课程的导师应具备至少以下一项资格:
消防处消防安全大使;
第 3 级注册消防装置承办商;或
具备消防工程/消防工作的经验。
(2) 手提灭火筒保养课程的导师应为第 3 级注册消防装置承
办商。
参考法例:
香港法例第 95B 章《消防(装置及设备) 规例》第 7 条订明,任何
非注册消防装置承办商的人,均不得保养、检查或修理在任何处
所内的任何消防装置及设备。
除非训练课程是由具备上述资历的导师主持,否则应以视像
教具辅助讲解,而不应在课堂上以实物示范。
2
查询
如欲索取其它有关使用手提灭火筒作教学用途的数据,请联
络:
九龙尖沙咀东部康庄道 1 号消防总部大厦 4 楼北翼
消防处牌照及审批总区
消防设备专责队伍
电话:(852) 2733 1567
传真:(852) 2722 1915
电邮:lcpolic2@hkfsd .gov.hk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