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8
- 0
- 约3.3万字
- 约 24页
- 2019-01-0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1999-09-03 颁布
- | 2000-05-01 实施
- 1、本标准文档 共2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 9448—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9—03 批准 2000—05—01 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美国标准 ANSI /AWS Z49 .1 《焊接与切割安全》对
GB 9448—1988 《焊接与切割安全》进行修订的,在技术要素上与之等效;
在具体技术内容方面有如下变动:
——本标准以我国标准作为引用依据。由于标准体系的不同,在引用相
关标准技术内容的部分,做了不同程度上的调整,文字叙述上亦有相应的
改动;
——ANSI /AWS Z49 .1 《焊接与切割安全》中个别内容重复、难以操
作的部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均做了适当删改;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保留了ANSI /AWS Z49 .1 《焊接与切割安
全》中没有、但在原标准中存在、而且证明确实有效合理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一般的焊接、切割操作,故删除了原标准中与操
作基本无关的内容及特殊的安全要求,如:登高作业、汇流排系统中的设
计、安装细节等;
——根据技术内容的编排需要,本标准增加了附录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9448—1988。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和附录C 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朴东光、张伶。
第一分篇 通用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实施焊接、切割操作过程中避免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所
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为安全地实施焊接、切割操作提供了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
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T 2550—1992 焊接及切割用橡胶软管 氧气橡胶软管
GB /T 2551—1992 焊接及切割用橡胶软管 乙炔橡胶软管
GB /T 3609 .1—1994 焊接眼、面防护具
GB /T 4064—19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 /T 5107—1985 焊接和切割用软管接头
GB 7144—1985 气瓶颜色标记
GB /T 11651—1989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5578—1995 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
GB 15579—1995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焊接电源
GB 15701—1995 焊接防护服
GB 16194—1996 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
JB /T 5101 一1991 气割机用割炬
JB /T 6968—1993 便携式微型焊炬
JB /T 6969—1993 射吸式焊炬
JB /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
JB 7496—1994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安全规范
JB /T 7947—1995 等压式焊炬、割炬
3 总则
3 .1 设备及操作
3 .1.1 设备条件
所有运行使用中的焊接、切割设备必须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存在安全
隐患(如:安全性或可靠性不足)时,必须停止使用并由维修人员修理。
3 .1.2 操作
所有的焊接与切割设备必须按制造厂提供的操作说明书或规程使用,并
且还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
3 .2 责任
管理者、监督者和操作者对焊接及切割的安全实施负有各自的责任。
3 .2 .1 管理者
管理者必须对实施焊接及切割操作的人员及监督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
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工艺的安全执行及应急措施等。
管理者有责任将焊接、切割可能引起的危害及后果以适当的方式(如:安
全培训教育、口头或书面说明、警告标识等)通告给实施操作的人员。
管理者必须标明允许进行焊接、切割的区域,并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
管理者必须明确在每个区域内单独的焊接及切割操作规则。并确保每个
有关人员对所涉及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并且了解相应的预防措施。
管理者必须保证只使用经过认可并检查合格的设备(诸如焊割机具、调节
器、调压阀、焊机、焊钳及人员防护装置) 。
3 .2 .2 现场管理及安全监督人员
焊接或切割现场应设置现场管理和安全监督人员。这些监督人员必须对
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工艺的安全执行负责。在实施监督职责的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