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脊柱骨折 三、脊椎损伤的原因 坠落伤:占36%,在发展中国家多见; 交通事故伤:占9%,在发达国家已成为脊柱损伤的主要原因; 挤压伤:引起脊柱屈曲性骨折脱位; 火器伤:美国和平时期枪伤占25%,在交通事故伤之后,因胸椎12节最长,其发病率占50%。在战争时期可在0.3~12%; 生活中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导致胸腰椎压缩骨折,也常引起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四、脊柱生物力学三柱划分法 1983年由Denis 提出: 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前1/2、椎间盘的前部。 中柱包括椎体的后?、椎间盘后部、后纵韧带。 后柱包括椎弓、黄韧带、椎间小关节和棘间韧带。 五、脊柱骨折分类 (一)根据损伤病程分类 (二)按损伤机制分类 (三)依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四)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一)根据损伤病程分类 早期脊柱损伤:损伤三周以内,损伤反应72小时最重,一般持续7天(急性期) ,一周后逐渐缓解并趋于平稳。 陈旧性脊柱损伤:主要表现为急性过程的消退及修复过程,软组织已初步愈合,损伤脊髓内疤痕形成。 Denis 三柱概念脊柱骨折分类系统 1)压缩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前柱损伤; 2) 爆裂骨折(burst fracture):前柱和中柱损伤; 3) 安全带骨折(seat belt type injuries):屈曲分离损伤; 4) 骨折脱位(fracture-dislocations):系三柱同时损伤,致脊柱最不稳定的损伤。 Denis把脊柱的不稳分为三度: 一度为机械性不稳定:为前柱和后柱损伤或中柱和后柱损伤,可能逐渐发生或加重后凸畸形。 二度为神经性不稳定:由于中柱损伤,在椎体进一步塌陷时可能继发椎管狭窄,而产生迟发性神经症状。 三度兼有机械性和神经性不稳定,见于三柱均遭受损伤者,如骨折脱位。 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恢复颈椎的解剖结构、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维持颈椎稳定功能。 手术内容:开放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又分前路(仅限于单侧和双侧小关节脱位或骨折脱位)和后路(应用广泛)二种。 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要求 1)脱位应完全复位; 2)在胸椎及胸腰椎,相邻椎脊椎后凸角≤10°,在腰椎应有生理性前凸; 3)压缩的椎体应恢复到正常高度的80%以上。 内固定器械的应用 目的: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保护神经,为术后护理和早期康复提供条件。 分类(根据固定部位和范围不同): 1)固定在棘突:如棘突钢板; 2)固定在椎板和小关节突部位:如哈氏 棒; 3)固定在椎体:如前路钢板系统 4)固定在椎体和椎弓根部位:AF、RF系 统,中华长城代表系统等等。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T12~L2骨折占到脊柱骨折的60%, T11~L4骨折占到脊柱骨折的90%,所以,通常所说胸腰椎骨折,指的就是T11~L4骨折。 非手术治疗潜在的并发症:①迟发性神经损伤, ②慢性疼痛, ③畸形。 手术入路:1)后路(新鲜骨折);2)前路(陈旧性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的临床应用。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 1963年法国学者Roy-Comille首先报道,是利用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将螺钉植入椎弓根,从而控制脊柱的三柱,再连接特殊装置,通过操作达到矫形或复位固定的目的,获得多方面的稳定,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是脊柱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术; 胸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点: 腰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点: 脊柱基本结构 椎弓根螺钉固定冠状面 AF椎弓根螺钉系统----间接复位的原理 通过伤椎仍然正常存在的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在AF钉的适度撑开作用下使伤后蠕曲松弛的韧带,在原有的解剖形态上充分伸展,从而带动牵拉已移位进入椎管的骨块达到间接复位目的。对屈曲牵张骨折(chance或安全带骨折)而言,可产生前柱撑开、后柱加压的矫正力,以对抗前柱由于屈曲而后柱因牵张暴力所形成的损伤。 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需满足以下二条:①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基本完整,椎间盘与伤椎终板不能分离。②骨折块之间无肉芽癍痕等软组织形成,更不能有骨痂生成。 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简介 AF( Atlas Fixator System ) 椎弓根螺钉4枚 撑开棍2根 10mm锁固镙帽8枚 横连杆1套 角度连接块4个 术中AF钉规格的选择 术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