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74 第一部分 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16.《金属压缩试验方法》GB7314-87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金属材料在室温下单向压缩的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规定总压缩应
力、屈服点、弹性模量及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
1 名词、术语、符号
1.1 名词、术语
1.1.1单向压缩:试样受轴向压缩时,弯曲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标距内应力均匀分布;且
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屈曲。
1.1.z试样原始标距: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变形的那一部分原始长度。此长度应不小于bo,
doa
1.1.3 实际压缩力:压缩过程中作用在试样上沿轴线方向的力;对夹在约束装置中进行试
验的板状试样,是标距中点处扣除摩擦力后的力。
1.1.4摩擦力:被约束装置夹持的试样,在施力时,两侧面与夹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1.1.5压缩应力: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实际压缩力与其原始横截面面积的比值。
1.1.‘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试样标距段的非比例压缩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
的应力。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例如。PA.01,aao.2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压缩
应变为0.01%,0.2%时的应力。
1.1.7规定总压缩应力:试样标距段的总压缩变形(弹性变形加塑性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
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例如a,,I5表示规定总压缩应
变为1.5%时的应力。
1.1.8 屈服点:试样在试验过程中,达到力不再增加而仍继续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
1.1.9抗压强度: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应力。
1.1.10 弹性模量:试验过程中,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时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2 符号
本标准所用符号和名称见表1
一*1
符 号
单 位
甸 试样原始厚度
编 试样原始宽度
心 试样原始直径
L 试样长度
与 试样原始标距
既 原始标距段受力后的变形
约束装f的高度
板状试样无约束部分的长度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 -
二、建筑用钢材 175
遭A
符 号 单 位
F O 试样上端所受的力
F 实际压缩力;无侧向约束的试脸,F=Fo
儿 摩擦力
凡 规定非比例压缩变形的实际压缩力
凡 规定总压缩变形的实际压缩力
凡 屈服时的实际压缩力
凡 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实际压缩力
一
气 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
气 规定总压缩应力
气 压缩屈服点 N/mm
甄 抗压强度
凡 压缩弹性模量
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变
Em 规定总压缩应变
变形放大倍数
注:1N/mm=1MN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T6998-1986-预聚焦式灯头的量规》.pdf
- 《GBT8822.12-1988-中国林木种子区云杉种子区》.pdf
- 《GBT7005-1986电子元器件详细半导体集成电路CT1000-型TTL四2输入与非门(可供认证用)》.pdf
- 《GBT7006-1986电子元器件详细半导体集成电路CT1002-型TTL四2输入或或非门(可供认证用)》.pdf
- 《GBT7007-1986电子元器件详细半导体集成电路CT1004-型TTL六反相器(可供认证用)》.pdf
- 《GBT7010-1986电子元器件详细半导体集成电路CT1020-型TTL双4输入与非门(可供认证用)》.pdf
- 《GBT7011-1986电子元器件详细半导体集成电路CT1027-型TTL三3输入或非门(可供认证用)》.pdf
- 《GBT7012-1986电子元器件详细半导体集成电路CT1030-型TTL8输入与非门(可供认证用)》.pdf
- 《GBT13477-199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pdf
- 《GBT8825-1988-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pdf
- 《GBT7328-1987-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pdf
- 《GBT8846-1988-塑料成型模具术语》.pdf
- 《GBT7349-1987-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pdf
- 《GBT7352-1987-利用放射源的电测量仪表》.pdf
- 《GBT13499-1992-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pdf
- 《GBT7360-1987-汽车与挂车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工作电压及其测量》.pdf
- 《GBT8847-1988-压力铸造模具术语》.pdf
- 《GBT7379-1987-表面活性剂浆状物在灌装时表观密度的测定》.pdf
- 《GBT7391-1987-海洋调查船术语》.pdf
- 《GBT7401-19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