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1卷 第7期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Vol.31ꎬNo.7
2018年7月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ulyꎬ2018
陈海儿ꎬ朱宗强ꎬ朱义年ꎬ等.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ꎬ2018ꎬ31(7):1303 ̄1309.
CHEN HaierꎬZHU ZongqiangꎬZHU Yinianꎬet al.Column adsorption of Cr(Ⅵ) by the porous biomorph ̄genetic Fe∕C composite with eucalyptus wood
microstructure[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ꎬ2018ꎬ31(7):1303 ̄1309.
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探讨
1ꎬ2 1ꎬ2∗ 1ꎬ2 1ꎬ2 1ꎬ2 1ꎬ2 1ꎬ3
陈海儿 ꎬ朱宗强 ꎬ朱义年 ꎬ 闵彬彬 ꎬ李 超 ꎬ李艳红 ꎬ冯国杰
1.桂林理工大学ꎬ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ꎬ广西 桂林 541004
2.桂林理工大学ꎬ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ꎬ广西 桂林 541004
3.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ꎬ北京 100095
摘要: 为研究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 ̄Fe∕C)对水中Cr(Ⅵ)的净化能力及其动态吸附过程ꎬ以PBGC ̄Fe∕C 吸附剂为固定
床ꎬ选择溶液初始pH、进水流速、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和环境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动态吸附试验分析. 结果表明:在溶液
初始pH为2ꎬ进水流速为514mL∕minꎬ吸附剂投加量为2g和环境温度为35 ℃的条件下ꎬPBGC ̄Fe∕C对水中Cr(Ⅵ)的最佳平衡
吸附容量达到1072mg∕gꎻ提高溶液初始pH、进水流速和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或降低吸附剂投加量均可缩短反应穿透时间和衰竭
时间ꎻThomas和Yoon ̄Nelson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PBGC ̄Fe∕C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过程ꎬ说明该吸附过程中内部扩散和外
-3 -3
× ×
部扩散均为非限速步骤ꎬ吸附速率常数(k )随着进水流速的增大从 13 10 mL∕(minmg)升至26 10 mL∕(minmg)ꎬ随着
Th
-3 -3
× ×
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从27 10 mL∕(minmg)降至14 10 mL∕(minmg). 研究显示ꎬPBGC ̄Fe∕C对水中Cr(Ⅵ)具有较好
的动态吸附能力ꎬ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孔遗态Fe∕C复合材料ꎻ桉树模板ꎻCr(Ⅵ)ꎻ动态吸附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章编号: 1001 ̄6929(2018)07 ̄1303 ̄07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3198∕jissn1001 ̄692920180502
ColumnAdsorptionof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the Porou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