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朝阳区2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2017.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蜀绣与苏绣、粤绣和湘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蜀”的名称,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
出现。《说文》有:“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一般人便据此认
为“蜀”就是蚕,更与蜀古王蚕丛相联系,为蜀国强行安上“养蚕之乡”的名头。现在学界
多以“象蚕论”为误读。从现存资料来看,蜀人养蚕,至少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开始了。
在发展蚕桑的基础上,蜀地劳动人民很早就善于制造丝织品了。古代记载中称他们制造
的丝织品为“锦”。在《诗经》中,关于丝织品的记载也非常多,涉及丝绸、锦绣的诗歌多
达20余篇,如“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等,这些诗句说明蚕丝、
锦绣早已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战国以来,蜀锦、蜀绣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到了汉代,蜀地已有“女工之业,覆衣天下”
之称。诸葛亮南征时,把织锦、刺绣技艺传至南中少数民族地区。自此以后,以成都锦官城
为圆心,以南方丝绸之路为半径,上下五千年,纵横五万里,蜀锦、蜀绣犹如流光溢彩的金
丝鸟,从蜀地的桑树林中飞鸣而出。到了唐代,“蜀江锦”已作为我国重要出口商品享誉海
外。鉴真和尚东渡时,亦将蜀锦、蜀绣带到日本。唐代蜀地“赤地经锦”的残片至今还保存
在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中。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团花纹锦”
和“晕绚锦”便有“蜀江锦”的风格。
蜀锦、蜀绣因其“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的绣工技法,与金银珠玉等同列,誉为“蜀
中之宝”。实际在汉末三国,蜀锦、蜀绣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就已被用来交换北方战
马或其它重要物资,此时,蜀锦、蜀绣已成为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唐代末期,
南诏进攻成都,也视蜀锦、蜀绣为奇珍异物,大肆掠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之所以得名为“锦官城”,亦与蜀锦、蜀绣的生产
有关。因成都织锦业发达,东汉政府曾在此设置专门机构。当时成都南门万里桥南岸建有锦
官城,集中管理织锦、刺绣工人,久之则锦城成形,而其附近织锦、刺绣工人聚居之处,就
形成了著名的“锦里”。南河因其两岸风光秀丽,河水清澈纯净,妇女常来河边洗濯彩锦,
由此将南河更名为“濯.锦江”。刘禹锡曾用诗词描绘这种情况:“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
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成都城繁华富丽,百姓生活享乐而艺有所工,这种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文化氛围使得蜀锦、蜀绣妙绝天下。
(取材于邝梦雨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般人认为“蜀”就是蚕,所以蜀地从蜀古王蚕丛开始,就是“养蚕之乡”。
B.《诗经》很多篇目都提到丝绸、锦绣,这说明我国百姓使用锦绣的历史悠久。
C.蜀锦拥有久远丰富的发展历史,曾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享誉海内外。
D.蜀锦非常珍贵,一直被视为“蜀中之宝”,成都的很多地名都与蜀锦相关。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B.“匪.来贸丝”的“匪”读作fēi,意思为“不是”。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绝句。
D.“濯锦江”的“濯”读作dí,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
材料二
蜀绣结合自身的技艺特点,从当地各种民族及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改革、变化、
发展、创新,逐渐由民间刺绣发展为风格雅致的传统画绣。在宋代,蜀绣主要表现为工整的写实作风。到了明清时期,以国画为绣稿,受文人画家的影响,蜀绣针法精致,意境高雅。
蜀绣从最初的单面绣发展到后来的双面绣、异形绣、异色绣等。双面异色异形异针法绣
工艺要求极高,是在薄如蝉翼的透明丝绢上,展现出正反两面图案、颜色、针法的神奇技艺。蜀绣用线极细,绣面不露针迹,视觉上极为平整光滑。绣熊猫、芙蓉、鲤鱼通常用施毛针、 平晕针、铺针等,绣动物的眼睛则用滚针、乱针交叉等。蜀绣的代表图案鲤鱼则要用近 30
种针法,这样,鲤鱼的各个部位才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效果。
蜀绣和绘画有着种种渊源,绘画中的意境自然而然地成了蜀绣的艺术语言之一。首先,
蜀绣的构图模仿绘画的章法。以国画为绣稿的蜀绣作品,借鉴了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一幅绣品能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金石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其次,蜀绣的色彩淡雅柔丽,变化细腻和顺,渗色柔和丰富,呈现出一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再次,蜀绣具
有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的艺术特点。一幅精致的蜀绣作品往往有着疏朗的构图,严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4年数学竞赛AIME II真题含答案(共4套).pdf
- 变电站值班员试题库(职业鉴定:初、中、高级工).pdf VIP
- 洁净制药厂净化空调毕业的设计.doc
- 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解析版).docx
- 虚拟实验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与培训.pptx
- 作业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 .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pdf VIP
- 员工考勤表表格电子版.docx VIP
- 中国电信新一代bss3 0_计费技术要求分册v1 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