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课标: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了解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及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认识大众传媒的力量。 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 “知讯者生存!” ——广告语 导入新课: 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上帝在上网 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邸报》是官方主办的报纸,其主要内容是发布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室动态,以及封建官员升迁罢黜、任免、赏罚等方面的消息。此种报纸只在宫廷和官邸中流传,算不上是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就其形式、内容、宗旨、阅读对象、基本功能而言,都与近代报纸有着本质区别。 法国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㈠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a.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传教士郭士立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②外文报:19C30S广州《中国丛报》介绍中国,60S上海《教会新报》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 c.国人办报先例:1873,艾小梅汉口《昭文新报》. b.旧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商业报刊:1872.4(同治11年),英商美查在上海创刊《申报》,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⑴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世界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15,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①中文报: 《申报》1872年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报告,当年《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当今时事,上而学士大夫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之纸之善矣。…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足以新人听闻者,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 ——《申报》(1872年) ⑵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①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国闻报》等。 ②辛亥革命时期:1905年,革命派创办《民报》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年,先进知识分子创办《新青年》,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主要舆论工具,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新青年》,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新青年》是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人民日报》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 《时务报》 1896年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宣传进化论,倡导兴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呼吁捍卫民族独立,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很大影响。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组为《中外纪闻》,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份机关报。 1895康有为上海创《强学报》。办报方针为“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毕登”。并希望以此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意”。 ⑶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纷纷创立起来。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通商各口,如上海、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