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北界线提出者谈初衷希望关注气候粮食问题.docVIP

新南北界线提出者谈初衷希望关注气候粮食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南北界线提出者谈初衷:希望关注气候粮食问题 HYPERLINK ??2010年05月18日04:09?? HYPERLINK /html/2010-05/18/content_968011.htm \t _blank 大洋网-广州日报 HYPERLINK /html/2010-05/18/content_968011.htm \t _blank 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 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西段 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东段   “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受这样的发问。大多数广东人则普遍认为广东以北的地方都属北方,而湖南、江浙一带则认为长江以北才算北方。似乎在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条模糊的南北分界线。   早在1908年,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北,在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一直沿用。   近日,一条新的南北分界线提出: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 HYPERLINK /c/2010-05-12/051920251976.shtml \t _blank 完成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涉及7个省的130个县(市),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   事情的关注度之高完全超出了陈全功的意料。他不得不接受网友的“拍砖”:“南北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和模糊的概念,此举没有意义”。   从学术上来说,“近年来,关于中国南北分界的争论很多,这一地学难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学界应该有所跟进。”,作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方面的专家,陈全功道出初衷:“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中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农牧交错带向农区‘南移东进’,这意味着该地区的气候在变热、变干,草地扩大,农地、林地缩小。气候变异造成的生产力下降将会导致荒漠化。一想到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荒漠化,这种前景确实令人揪心。希望借助对南北分界线关注的热度,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文、图/本报记者 杜安娜   记者:这次南北分界有什么不同?   陈全功:此次分界大致沿张相文先生和当代学者指出的走向与区域分布,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   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可称为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为,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境内(E104°15′,N32°18′),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江苏省的泗洪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东至射阳县的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这是我的学生谭忠厚硕士依据《中国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和《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提供的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数据(年均温、年降水、年积温、湿润度、月均温、无霜期、相对湿度、海拔高度、水旱田比例等),逐点计算适宜度,制成的《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   分界意义   没有局限于“带”,而是将“带”细化延伸到了“线”   记者:不少人问,兰州大学地处西北,为什么要关心“南北分界”、“农牧交错”。您当初做南北分界研究的原因是什么?   陈全功:中国南北分界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2009年,为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协同中国地理学会,发动全国的地学工作者,评选中国境内100年来最有价值的地学大发现。最终,精选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共30项。其中名列第一者,即是“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并评价说“秦岭—淮河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于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指出“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现在的秦岭。   但这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因为秦岭不只是东西向一字排列的众多山头,而是南北纵横数十、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淮河,尤其是淮河下游,已难寻滔滔主流,所见的只是南北数十公里的水网。有人指出,以“秦岭—淮河”分南北有两大迷雾,“秦岭不知分南北”,“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   其实在长达近100年的历史时间里,南北分界一直存在争议。   记者:中国历史上有南北分界的传统,您怎么看待南北分界的意义?   陈全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北方”与“南方”这种有特指意义的称谓,来源可谓久矣。春秋战国时,齐国晏婴使楚,就有“橘生淮南为橘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