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胃癌课件-从基础到临床.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 癌 (gastric cancer) 概 述(一) 什么是胃癌? 胃癌( gastric cancer or carcinoma of stomach):起源于胃壁内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早期胃癌: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 进展期胃癌:侵犯肌层以上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 概 述(二)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第三位。而在我国胃癌居城市死亡率的第二位,居农村死亡率的首位。 特点: 三高(发病率高30-70/10万、复发转移率高50%、死亡率高30/10万); 三低(早诊率低10%、根治切除率低50%、5年生存率低≤50% ) 流行病学(国家和地区)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地区相差很大(日本、中国、东欧、南美为高发地域;北非和西非发病率最低)(移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发区→低发区,下一代发病率↓)。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也不平衡。以西北地区(青海、甘肃、宁夏)和东南沿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发病率较高(山东临朐县达42/10万);而广东、广西、贵州为低发区。 流行病学(性别和年龄) 性别:男 第2位 女 第4位 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 2-3:1 年龄:35岁以下较低, 35岁以后逐年上升,55-70达高峰, 2/3在40~60岁发病。 平均死亡年龄62岁 死亡率 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 近年城市退居第二位, 农村居首位 男性 20.93/10万 女性 10.16/10万 流行病学(趋势演变) 我国发病率是全世界发病最高的国家之一,42%的胃癌患者(2002)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发病率是城市的1.6倍,农村的死亡率是城市的1.9倍; 发达国家及国内大城市的发病率持平或逐渐降低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贲门癌)的发病率正呈现上升的趋势 病 因(内在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相关癌基因:ras 、 bcl-2;相关抑癌基因: p53 、 APC 、 DCC 、 MCC;相关生长因子: EGF 、 TGF-?;患者家属中胃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后天因素,自幼成长的环境、生活饮食习惯、家庭及人际关系、性格缺陷等,如离异、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个性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自责、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等,胃癌危险性升高。 ★血型(A) 1987年日本的一项研究将1233名胃癌患者与2200名良性胃肠疾病的患者相比,发现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比例明显升高。1990年台湾的一项研究将胃癌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较,发现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风险为非A型血的1.61倍。1992年一项研究发现,A型血且有家族史的人患胃癌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血型有家族史的。最大型的一项研究来自于瑞典。他们收集比较了超过1百万的捐血者,跟踪35年,最终发现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其他血型人的1.2倍。 病 因(外在因素) 环境因素:地质为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水中Ca/SO4比值小,而镍、硒和钴含量高。火山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3,4苯并芘,泥炭中有机氮等亚硝胺前体含量较高,易损伤胃粘膜。硒和钴也可引起胃损害,镍可促进3,4苯并芘的致癌作用。 与地质水质有关:如祁连山内流河系的河西走廊、黄河上游、长江下游、闽江口、木兰溪下游及太行山南段等地。 饮食因素: 霉粮、霉制食品、腌制鱼肉、咸菜、烟熏食物,胃癌发生危险性↑,酒精可使粘膜细胞发生改变而致癌变。吸烟也是胃癌很强的危险因素。 牛奶、新鲜蔬菜、水果、VitC降低其发病率↓ 病 因(职业因素) 某些特殊职业: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者及金属行业工人,胃癌风险明显升高。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 HP是一种微弯曲棒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其产生的粘附素粘附到胃上皮细胞表面,分泌尿素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细胞空泡毒素及其他一些物质而致病。 认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有关,与胃癌和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WHO已将HP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 HP感染与胃癌 我国学者对Hp感染的研究发现胃癌高发区Hp感染的阳性率为62.5%,而低发区仅12.6%,而且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在50岁以前也是高发区明显高于低发区。 HP感染与胃癌 Hp感染与胃癌相关的一些特征符合流行病学的规律: ①胃癌高发区人群中,Hp感染的年龄早且感染率高,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也重于低发区; ②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胃癌发生率高,Hp感染率也高; ③发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