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理念和建设标准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综述
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共识。2007年6月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江苏省也于2009年9月出台了《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近年来,针对气候变化引起的城市内涝等现象,我市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积极应对城市建设新情况、新问题,在城市排水规划、建设、管理三个方面同步提升,对管网改造、河道整治、闸站建设进行系统性安排,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位置特殊,市区防汛排涝工作压力巨大
某某市区地处江淮交汇处,特别是中心城区64%的面积位于地势低洼的平原圩区,每逢洪涝季节,上承淮河洪水,内受丘陵山洪侵袭,下受长江江潮顶托倒灌,加之气候变化引起极端天气事件频繁,易受台风、暴雨、高潮袭击,因而洪涝灾害频繁。
二、原因复杂,防汛排涝设施历史欠账较多
主要表现在:
(一)灾害性气候频发,降雨突破排涝设施正常负荷能力
住建部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对351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在2008-2010年的3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内涝发生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2011年,某某市区严重受淹三次,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30mm/小时,日降水量达200mm,达10年一遇,突破了排涝设施正常负荷能力。“到某某去看海”、“某某频现海景房”等负面网络新闻与名城某某称号极不相符。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
(二)现有排涝设施建设标准偏低,工程老化严重,不能满足现行排涝标准要求
某某市区排水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排水管网三大部分,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提升泵站49座和雨水、污水和雨污合流三类地下排水管网约2000公里。现有泵站抽排能力仅能达到5-8年一遇水平,且经多年运行,工程老化严重,远不能满足城市排涝要求;绝大部分道路雨水管道实际暴雨重现期只有0.35年,设计标准偏低;河道淤塞严重,市区主要排涝河道古运河水位调控能力差,水位超过5.4米时,地面在6.3
(三)老城区雨污未分流,雨季易形成积水
因历史原因,我市老城区仍采用以截流式合流制为主的排水系统,且管径偏小,雨季易造成排水不畅,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面积水,并对城区河道造成污染。
(四)新城区水系填埋现象严重,水面积率严重不足
在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侵占、堵塞、填埋河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区域水面减小、滞蓄能力降低,一遇暴雨极易受淹。
三、全力以赴,努力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要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城市防汛排涝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城区应对强降雨的能力,有效地改善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确保城市安全。
(一)编制规划方案,系统指导排水工程建设
我局牵头修订的《某某市城市排水规划》(2011-2020)较原规划增加了治涝和水环境整治篇章,对规划标准、参数选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规划》明确提出:一般市政道路、小区雨水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取值不低于2年;重要商务区、市区重要干道雨水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取值不低于3年;特别重要地区和路段雨水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取值为5年。
我局同步完成了《某某市域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工作。本次暴雨强度公式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市区、仪征、江都、高邮、宝应30年的雨量资料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考虑到现在降雨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将初期雨水流量调高了30%左右。2011年9月该公式和《规划》均通过了专家组的技术审查,经报政府批准后已正式启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不淹、不涝”和“清水、活水”城市的要求,经过全面普查和逐点分析,历时半年,完成了《建设“不淹、不涝”城市》和《建设“清水、活水”城市》两个行动方案的制订工作。
(二)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排涝设施改造
1、河道综合整治
近年来,为完善城市行洪水系,保证管道出水畅通,我们采用生态清淤的新工艺,先后完成了宝带河、念四河等14条河道的综合整治,消除了河道的底泥污染,改善了河道的水质,同时,扩大了河道断面,增强了河道蓄水容量和自净能力,修复了河道的生态环境,整治的河道初步实现了“流畅、水清”的目标。
2、闸站改、扩建
为切实加强城区防洪保护圈的建设,先后改、扩建了一批防洪排涝骨干闸站,目前已建成了七里闸站、赵家支沟北闸、七里沟四联泵站等项目,并扩建了安墩安墩西站,显著提升了城市闸(泵)站的排涝能力,使大部分地区抽排能力从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基本达到了2002年编制的城市防洪规划的要求。
3、管网建设
为截断直接排放河流的城市污水,完善城区污水的收集系统,2011-2012年建设完成了污水管道共约110公里,建成了污水提升泵站10座。自2011年以来,对47个老小区约100公里的雨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