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秋节”》-公开·课件设计.pptVIP

《话说“中秋节”》-公开·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说我们的“中秋节” ——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 训练 目标要求 1、培养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定一个研究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3、实地调查和采访,搜集资料。 4、上网查资料,找准专业搜索网站,搜索下载。 5、将以上方式获得的信息材料进行整理,并写成一篇专题性的小论文。 知识讲座 怎样搜集资料 一、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古人云:“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bèi)扇之,不销不止,极力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结论:读书“劳”,作文才能“逸”。学习作文首先应从搜集、积累资料着手,尽可能占有丰富的资料。然后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是指文字和数字记载的资料,查阅最理想的场所是图书馆(室)。 2、调查访问法 作为学生,我们研究经验欠缺,通过请教有关领域的专家来获取资料很重要的方法。 3、网络资料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资料查找更是获取资料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善于运用“搜狗”“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 三、整理资料的方法 1、摘录法 主要摘录原始资料中的重要、精彩之处,以作今后的引证、论证之用。最好注明出处,包括书名(题目)、作者、出版时间等。 2、提要法 将原文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观点、数据等方面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 3、札记法(读后感) 随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将读书的感受或读书时的各种想法记录下来。 四、使用资料的方法 1、搜集的资料要准确。 作文的资料浩如烟海,对搜集到的资料,需要我们认真甄别。作文使用确凿可信的资料才有生命力。 2、选择资料要围绕中心 材料选取要精当、巧妙,一切资料的使用要服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 3、组合资料要巧妙 写作时,有时不止使用一种资料,因此要注意这些资料的搭配组合,比如资料叙述的先后、主次、角度等。 汇报成果 这次活动的主题: ——谈谈我们的“中秋节” 这次活动的提纲: 1、什么是中秋节?当地人对它的来历有什么传说? 2、在你搜集的资料库里,古时候的人们过中秋节,曾留给我们哪些值得承传的东西?比如关于中秋节的习俗,文人雅士留下的诗词联语等。 3、你家今年过中秋吃什么?玩什么?为什么? 4、你对过中秋节的感悟和理解。 成果集锦 1、关于“中秋赏月”的传说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和兴盛都与南京有关。 东晋时,镇守南京采石矶(牛渚)的谢尚,中秋夜泛舟牛渚江上,遇到当时的大文豪袁宏,他们一见如故,互相赏识,吟诗畅叙,通宵达旦。从此,他们名声大振,传为佳话。 后来的文人雅士纷纷效仿,中秋之夜泛舟玩月、登楼赏月者连绵不断。唐代大诗人李白浏览南京时,听说此事,很是感慨,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咏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并登城西孙楚酒楼“玩月达曙”。据说身居北方皇宫的唐明皇也效仿南方习俗夜游月宫。 宋朝,人们在中秋夜还吃着瓜果、圆饼赏月。这圆饼恐怕是今天月饼的雏形。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称帝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为了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传下口谕: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送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以后,月饼作为中秋食品乃至馈赠佳品就在官府和民间盛行开来。 当然,从此以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中秋之夜十分热闹。吃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月饼,还有吃糍粑、芋头、桂花鸭等。玩月的名堂也多了,合家赏月叫“庆团圆”,团座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叫“走月”等。 2、关于中秋节起源的传说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要庆贺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吴刚折桂” 、“玉兔捣药”这些美丽的神话有关。 3、关于文人雅士留下的诗词联语 苏轼《明月几时有 》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4、今年过节的情景 小时候,过中秋 只想月饼甜,不管嫦娥美 而今呀!过中秋 不管月饼甜,只想嫦娥美 ——蒲春玉 中秋待月在篱边, 却话儿时月饼甜。 今日嫦娥思后羿, 梦中酒后得婵娟。 ——苏朝云 一年一度中秋节, 翘首天空见月圆。 喝尽篱边桂子酒, 嫦娥不肯出婵娟。 ——邱大章 习作指导 1、审题 《话说我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