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七高沉积矿床.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习七高沉积矿床

实习目的 认识并掌握盐类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和沉积磷矿床的地质特征 了解在表生条件下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并分析其成矿过程 典型矿床 湖北应城膏盐矿床 云南昆阳磷矿床 河北庞家堡铁矿床 盐类矿物的成分是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硼酸盐、硝酸盐以及其复盐。当前已知盐类矿物多达100余种,最主要的有: 氯化物类——石盐、钾盐、水氯镁石、光卤石等; 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芒硝、无水芒硝等; 碳酸盐类——天然碱、水碱等; 硼酸盐类——硼砂、硼钾镁石、硬硼钙石等; 硝酸盐类——钠硝石、钾硝石等; 复 盐 类——钾盐镁矾、杂卤石等。 盐类矿物均易溶于水。一般呈无色透明的结晶粒状体或板状集合体,但因不同程度地混入杂质而呈现红、灰、褐、黄等色。 位于湖北省应城县,先期发现的石膏,后期发现岩盐,目前是中原地区开采规模较大的膏盐矿床。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古近系始新统地层,出露零星,大部分为第四系所覆盖; 古近系——下部为粗碎屑沉积,中-上部为含膏盐的泥质沉积,其中含膏盐层为蓝灰色粘土岩; 构造 矿区位于淮阳地盾西南缘、洞庭江汉构造盆地的北部,区内古近系地层与老地层(寒武-奥陶系)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产状及规模 含矿层——位于古近系灰蓝色粘土岩及粉砂质粘土岩中,下部为含膏层,上部为含盐层,平面上含膏层分布近于盆地边缘,而趋向中央为含盐层; 膏盐层沿固定层位产出,产状和围岩一致,呈层状及似层状产出。矿体产状平稳,倾角4~8°; 矿体受后期构造破坏轻微,局部被断裂切割; 矿体特征 1. 含膏层:有两类 (1)纤维石膏 产于灰蓝色粘土岩中,沿层理裂隙分布,脉厚一般20cm,在红色粘土岩层中10cm,沿走向延长可达3km,沿倾向延深为1~0.6km,且沿走向及倾向均有分叉及尖灭现象。 矿脉全由纤维石膏组成,是本区的主要开采对象。 矿体特征 1. 含膏层:有两类 (2)泥质石膏及硬石膏 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或结核状产出,硬石膏呈薄层状,多产于灰蓝色粘土岩层中,厚度30cm,泥质石膏结构粗大,由硬石膏水化而成; 2. 含盐层 由赭色粉砂质粘土岩和蓝灰色粘土岩互层组成,常由岩盐-钙芒硝-硬石膏、钙芒硝-岩盐或岩盐-硬石膏等矿物组合形成互层。每个岩组厚1~9m,每组约5~7层;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组成 含膏层主要矿石矿物为纤维石膏,其次为泥质石膏及硬石膏。纤维石膏颜色洁白,含杂质较少,泥质石膏结晶粗大,硬石膏呈薄层状或结核状; 含盐层主要矿石矿物为岩盐、石膏、芒硝及钙芒硝等; 矿石组构 膏盐矿石构造:块状、脉状及结核状构造; 矿石结构:自形及半自形晶粒状、放射状、交代残余 及纤维状结构等; 矿床成因类型 由于湖水蒸发沉积了硬石膏及石膏岩盐矿层; 表生风化作用硬石膏水化形成泥质石膏; 在一定地下水的条件下,泥质石膏被溶解,经搬运带入层面或裂隙,经再沉淀结晶而成为纤维石膏,从而提高了石膏矿石的质量。 成因类型:陆相盐湖沉积矿床 矿区位于云南晋宁县,矿区包括海口及王家湾,延长大于10km,矿床储量大,矿石质量高,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磷块岩矿床; 大地构造位置: 位于滇中古陆东北缘; 地层 矿区内地层大致呈东西向展布,由北到南,由老到新地层出露如下 : 1. 上震旦统灯影组砂质白云岩 2. 下寒武统 (1)梅树村组 (2)筇竹寺组 黑色泥质粉砂岩 暗绿色泥质页岩夹厚层砂岩 3. 中泥盆统海口组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灰岩 4. 第四系 矿区内褶皱构造简单,走向基本呈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呈北西西向和南北向; 褶皱构造:矿区位于香条冲背斜南翼,其轴向近东西向,长20km,宽5km,两翼产状平缓; 断裂构造:区内有北西西向和南北向两组断裂构造:北西西向断裂分布于矿区北部,规模较小,平行排列,密集分布组成阶梯式断裂或地堑。南北向断裂多密集呈束状排列,亦形成不同规模地堑,北西西向断裂常被后期南北向断裂所切割; 矿区矿层受南北向断裂切割。 昆阳磷矿层主要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底部侵蚀面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分布稳定,厚度大、品位高。矿区内共有五层含磷层位,但只有底部上、下两层矿具工业价值,而第三、四、五磷矿层均因厚度小而无工业意义。 矿体以层状或似层状产出局部有分支和尖灭现象。矿体产状:160°-190°∠10°-20°,沿倾向向深部有变缓趋势,沿走向范围矿层由西向东逐渐倾没; 下层矿矿体:沿走向分布在<10km范围内,变化较小,但厚度自西向东变薄,沿倾向方向厚度变化较小并受古侵蚀面地形控制,尤受构造和含铅石英脉破坏使厚度变化较大从而使局部出现不可采地段; 上层矿矿体:厚度稳定,全区可采,沿走向厚度有一定变化,由东向西有变薄趋势,沿倾向厚度变化<3m; 至二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