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pptVIP

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应该毫不迟疑地简化学校的组织和机构。……把校内教研活动作为学校运营的重点,为了通过教学研究来改变学校,最少100次的授课案例研究是必要的。 ——日本学者佐藤学 海德格尔带来的启示: (1)用“问”作为“思”的原始启动和基本方式 ; (2)人们只是说及问题,而未进入问题; (3)任何天经地义,均可问、反省或检讨。 方法、方式: (1)方法[method;way;means]: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而采取的途径手段(门路)、步骤(程序 )等 。 (2)方式[way;manner]∶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教学研究:   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研究的方式展开的问题解决活动。 专业生活乐趣: 专业需求的满足(是苦役还是幸福?) 自我表达的乐趣:交流、对话、分享、合作; 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有理由地负担(“好玩”) 他人的肯定性评价、看到自己进步。 教师的需求: 是有差异的 是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 是需要专业引领的。      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得其门、探其路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方案 行动跟进 反思完善 * *   方式决定文化:人类对事物观察、经验、探究的方式决定了特定的人类文化。 教研方式 教研方法、教研形式 目的、门路、程序、形式 怎么做教学研究? 教研的理性:合乎目的 办学品位的提升 专业生活乐趣(幸福感) 教育实践智慧(理智感) 为了学生发展(道德感) 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 学生 学校 教师的差异: 差异的需求,教师的差异:群体合作。 解决问题:导入研究的思路、反思性实践。 专业引领:和专家对话、和典籍对话。 门: 一是基于问题的研究,为了解决一个个具 体问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基于经验的研究,具备理论视野、有着理论兴趣、追求理论概括,澄清经验的适用阈和获得更多的启发。 路: 整合教学、研究和学习三者,使之成为以研究为纽带的连续体(诱人的前景不等于动力,挖掘内需力,避免让研究外在于教学和学习,融合!)。 提炼经验 当前适用阈 扩充到什么范围 经验的变化 理论概括和检验 教研组:共同的学科背景、类似的教学任      务、以教研组长为关键人物发动      的,和区域学科教研良性互动。 青年教师:缺乏经验、师徒结对、站稳讲        台。(骨干教师…… ) 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班级的、年级的、学习          主题的。 基于项目的研究:由下而上的,共同的兴趣、开放的课题、一定的任务指向、一种驱动力(校本课程开发协作组、初高中衔接教学研究、读书会)。 统整性课题的研究:由上而下的,行政要求、发动激励、自愿报名,形成压力,转化成动力,转化成教育生产力。 强化教学行为规范的研究:双向结合的,强调底线不被突破的、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例如,基于资源的建设。 区域内同质学校联动 跨区域友好学校联动 社区内中、小学联动 示范学校带一般学校 地区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支持:    基地学校、蹲点研究。 教育行业协会、教育社团支持:    项目学校。 专业机构合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学校的合作。 作为“技术”的补充:其他形式的补充,一种延伸和拓展,体现及时性、即时性,营造“在场感”,缩短心理距离。 融合为一体:内化为校本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思想观念(开放的心态,平等、分享的理念)、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网状思维、系统思维)。 作为学习的工具:建立学习的路径,网络学习。 作为资源积淀的载体:素材资源、教学叙事、教学反馈、多方求援,“心灵鸡汤”、专业诉求等。 具体形式:学校信息发布、校园BBS论坛、教育博客、教育播客、网络圈子(QQ群)、面向学生的网络课程、Moodle(魔灯)教师成长课程。 教学智慧 过程资源 素材资源 搜集 创生 筛选 集成 检索 智能 管理 共享 交流共享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资源管理 资源结构 资 源 应 用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