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捕获筛选TGF-β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平滑肌分化的差异表达基因[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HYPERLINK / \t _blank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05CB522605);全军“十一五”计划一般课题(06H029)
[通信作者] 邹仲敏,E-mail:zouzhmin@
粟永萍,E-mail:suyp2003@163.com
王明科1,2,3,姜 帆4,孙慧勤1,叶 枫4,程 晋4,粟永萍1,邹仲敏4 (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1;200433 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2;355200 福建 福鼎,解放军441医院3;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毒理学研究所4)
[摘要] 目的 利用基因捕获方法,分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诱导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5 ng/mL TGF-β1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鉴定平滑肌分化相关基因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 alpha, smooth muscle, αSMA)、平滑肌22 alpha (smooth muscle 22 alpha, SM22α)、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SM-MHC)和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 SRF),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aSMA。TGF-β1诱导建立的10T1/2细胞基因捕获阳性克隆库分化前后进行LacZ染色。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及电子克隆分离差异表达序列,在GenBank网站nBLA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GenBank网站在线软件BankIt提交GenBank获取ID号,用pI/Mw软件计算蛋白分子量、等电点。Real-time PCR检测新基因mgt-16在BALB/c小鼠小肠、骨骼肌及心肌的表达。结果 细胞形态学、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实验鉴定TGF-β1成功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LacZ染色筛选获得2个平滑肌分化后差异表达克隆。RACE、电子克隆和nBLAST分析后发现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6(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S6,Mrps6)和新基因mgt-16。mgt-16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编码一个93个氨基酸的蛋白(命名为MGT-16),相对分子质量为9772.02,等电点为6.04,提交后ID号为GU266552。新基因mgt-16在BALB/c小鼠小肠表达较高,而在骨骼肌、心肌表达较低。结论 利用基因捕获分离获得了TGF-β1诱导平滑肌分化前后2个差异表达基因:Mrps6和新基因mgt-16。
[关键词] 基因捕获;TGF-β1;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分化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upon TGF-β1 induced smooth muscle differen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lines C3H/10T1/2 cells by gene trap screening
Wang Mingke1,2,3, Jiang Fan4, Sun Huiqin1, Ye Feng4, Cheng jin4, Su Yongping1, Zou Zhongmin4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auma, Burns and Combined Injury, Institute of Combined Injury,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2Nav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433; 3 No. 441 Hospital of PLA, Fuding, Fujian Province,355200; 4Institute of Toxicology, College of Preventiv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