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转换叶绿体和线粒体.ppt

第七章-能量转换叶绿体和线粒体.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四、线粒体与疾病 与线粒体相关的疾病有100多种,脑坏死、心肌病、肿瘤、不育、帕金森症等 线粒体DNA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属于单纯的母系遗传 第二节 叶绿体 ● 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一、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 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 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 膜上。 二、叶绿体的主要功能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①原初反应、②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③碳同化。其中①和②属于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 ③属于暗反应(dark reaction),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 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 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 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环状双链;动物中:1个/细胞;植物中:0.1/细胞 ●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 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 ct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 ●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 ●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 ◆由mtDNA编码,在线粒体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3种情况: ◆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导肽(leader peptide/sequence)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 转运肽(transit peptide) 四、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的关系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与线粒体、叶绿体之间在遗传信息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层次上建立的分子协作机制被称为核质互作(nuclear-cytoplasmic interaction) 核质冲突( nuclear-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 nuclear-cytoplasmic conflict )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一)线粒体的增殖 1、间壁分离,分裂时先由内膜向中心皱褶,将线粒体分成两个, 常见于鼠肝和植物组织中。 2、收缩后分离,分裂时通过线粒体中部缢缩并向两端不断拉长 然后分裂为两个,见于蕨类和酵母线粒体中。 3、出芽,见于酵母和藓类植物,线粒体出现小芽,脱落后长大, 发育为线粒体。 ◆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分化而来。 ◆增殖:分裂增殖 (二)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非共生起源学说 内共生起源学说 ◆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即蓝藻。 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体积巨大,不需要氧气,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这要利用糖酵解获得能量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 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 质膜相似。 ◆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 的特征。 ◆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 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