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公共卫生学概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达成共识,制订下一个学年的计划,包括减少午餐时间,增加体育课时间,加强对能让所有孩子参与的活动的重视程度 该项目将会由所有参与者来评价(比如,孩子们将会被调查访问) 制订一个行动计划 中国循证公共卫生决策之路 6月8日,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的The Lancet《柳叶刀》刊登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有关循证公共卫生决策的最新述评:《中国循证公共卫生决策之路》。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从事环境与儿童健康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文章依据新华医院过去二十余年间在循证公共卫生决策领域的研究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目前在中国推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结合国际前沿理论及团队既往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认识、知识以及实践水平,推动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转化体系等措施是现阶段系统层面推动中国循证公共卫生决策的关键要素。 我国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建立一个清晰、合理的体系去推动循证决策,包括充分肯定可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的研究的价值,优先资助一些以研究循证决策依据为导向的项目。 循证医学,是统一利用科学方法获取证据,来确认医疗成效的一种尝试。近十年来,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激发了越来越多有关推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的思考与讨论。在中国,尽管循证公共卫生政策还处于零星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目前在中国推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最终会导致研究者的科学发现与政策制定者所需要的循证依据之间出现脱节。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科研工作者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科研工作者要用能让决策者容易理解的语言传递科学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要能够有效利用这些结果信息,并重视循证依据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在认识并认同循证公共卫生决策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教育与培训环节增加投入以提高相应能力水平,同时加强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相关学术机构将科学研究转化到公共卫生政策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卫生经济学评估水平。 研究最后指出,我国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建立一个清晰、合理的体系去推动循证决策,包括在研究者和决策者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双向的对话渠道,以增进相互理解;充分肯定可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的研究的价值,优先资助一些以研究循证决策依据为导向的项目;一些权威的机构如中华医学会,可以在国家或地方层面形成一个公共卫生政策决策依据整合平台等等。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目前正朝着循证公共卫生政策的目标前进。 启迪与展望 循证公共卫生决策带给国际组织和政府高层卫生决策的最重要启迪是: ① 公共卫生事关全局,必须循证科学决策,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② 必须重视公共卫生决策需求、调研、证据生产、保存、共享与更新。 ③ 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决策科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 ④ 必须建立从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公众尊重科学、注重证据、自觉规范、循证决策、循证实践、循证评估的文化和机制,合理配置、高效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护人口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004 年美国CDC 开始促进公共卫生循证医学方法在疾病预防和干预中的应用。拟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价公共卫生项目在人群干预过程中的有效性。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目前pubmed仅 检出3788篇相关文献。其中有64 篇为系统评价,29篇均为近五年发表; EBM孕育了EBPH的发展; EBPH还在发展之中; 团体参与加强了循证公共卫生决策的发展。 小结 -Kohatsu ND, Robinson JG, Torner JC. Evidence-based public health: an evolving concept. Am J Prev Med. 2004 Dec;27(5):417-21. Review * * Step 2: Quantify the Issue Types of Surveillance Systems 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 Can get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pathogen Not always effective Physicians can avoid lab for “sensitive” diseases for high-profile people Volunteer Providers Can be just-in-time for non-notifiable diseases Registeries Tracks all occurrence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